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包括挫伤、肌肉筋膜拉伤、关节囊和韧带扭伤、肌腱腱鞘和滑囊损伤等,根据其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两类。
❶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局部组织细胞受损,发生组织撕裂或断裂,组织内小血管破裂出血,产生组织内血肿。出血停止后,出现反应性炎症,局部血管扩张充血,使血液中的液体、白细胞及蛋白质等渗出而导致局部水肿。
A.早期,为急性炎症期的表现,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止血、制动、阵痛、防肿和减轻炎症。处理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可外敷新伤药,也可内服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药等。
B.中期,组织正在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以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和减少粘连形成。
C.晚期,损伤组织已经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或粘连形成。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功能,若有瘢痕或粘连,应尽量设法软化或分离。
可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运动过早转变而来;或因长期局部负担过重,引起组织劳损。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伤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
3.几种不同的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额部等,也是其他包扎法的开始或结束时使用的包扎法。包扎时,先张开绷带,把带头斜放在伤肢上并用拇指压住,将卷带绕肢体一圈后,再将带头的一个小角反折,然后继续绕圈包扎,每圈都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包扎时先作2—3圈环形包扎,然后将绷带向上斜形缠绕,每圈都盖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包扎时,先做2—3圈环形包扎后,用左拇指压住绷带上缘,将绷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每圈反折一次,后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处不要在创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方法有二:一是先在关节处作几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斜形环绕,一圈在关节上方缠绕,一圈在关节下方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相交,反复进行,逐渐离开关节,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最后在关节上方或下方作环形包扎结束。二是先在关节下方作几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来回作“8”字形缠绕,使相交处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作环形包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