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经营开始如履薄冰。
作为以纺织为主业的外贸型企业,爱丽芬集团却没有受到过多负面影响,反而还盈利了。“是学习让我在金融危机中获益。”姚博明说。
2002年,当国内EMBA教育刚刚开始办学,好学的姚博明就到浙江大学EMBA就读了。“我最喜欢听的课是宏观经济。”姚博明说,“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全方位的,这就需要管理者有强大的知识体系做支撑,政治、经济等理论更要扎实。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远见,必须对宏观经济形势有所预期。”
2008年上半年,对大环境敏感的姚博明就提出,企业在下半年全部改美元结汇为欧元结汇。“当时很多员工不理解,客户也不愿意。”姚博明说,冒着丢失订单的风险他坚持,最后金融危机时,企业规避了很大风险。根据后来的形势姚博明又做出决定,在2009年上半年开始“欧元转美元”。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民币升值,各种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出口退税波动、贴牌生产的利与弊、品牌战略的可行性等等。爱丽芬集团也不例外,现在,爱丽芬的年产值以25%的速度增长,对于姚博明来说,这些跨越需要补充更多的知识。姚博明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自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必须要进一步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成功度过金融危机之后,姚博明开始想方设法要让爱丽芬走出去,走向更广宽的天地。他瞄准了台湾。
2008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前往台湾投资。爱丽芬开始准备赴台投资材料,姚博明告诉记者:“我们赶在政策出台前准备材料,一旦政策出来,我们赶紧申报,一定要走在最前面喝‘头口水’。”
2009年6月,爱丽芬准备完毕所有的申报材料。2009年7月1日,爱丽芬正式向两岸相关部门进行投资申请。至2010年4月,两岸政府相继批准爱丽芬在台湾投资的申请,使爱丽芬成为大陆入台投资成功的第一家民营企业。这个“第一”会给爱丽芬带来巨大的机会。
“台湾纺织技术走在全球前列,相当多的高端服装品牌用的是台湾的面辅料。”姚博明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爱丽芬专注于下游的成衣产品,这种产品结构在应对危机时有一定的被动性。相比较而言,台湾在纺织上游产品,尤其是面料、多功能面辅料方面与研发设计及品牌上有很多优势,台湾在这方面的人才素质较高也比较充裕。
姚博明认为,纺织服装业绝不是夕阳产业。他说:“衣食住行里面‘衣’是第一位的。他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打造一家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的服装制造企业,让员工的收入水平超越有些所谓的新兴产业。
爱丽芬与辅仁大学合作成立服装品牌。姚博明希望,通过辅仁大学的设计师带动品牌,并培养辅仁大学学生进入公司,甚至招到大陆的公司工作。
除了服装,对商机敏锐的姚博明也开始开拓新的市场版图,即将落成的爱丽芬富阳总部,除了成衣制造,还有清明网和大蒜素这两个来自IT和保健品领域的新项目。后者是爱丽芬科技和浙江大学的合作研究,该产品单位含量极高,为全国第一,项目将列入国家863计划。“目前还在试生产阶段,但实用的效果非常好,产品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本报通讯员朱健本报记者张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