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从1、2月份的空调出口数据来看,正常之中包含着不正常。
正常之处在于,整体出口增速下滑、对欧出口的大幅增长、出口均价上涨是符合预期的。
不正常之处在于,对美国出口量的下滑达到40%以上,拖累整体负增长。
作为相对比较稳定的耐用品消费,出现40%-50%的增长或降低都不太正常。但是出口是代理订单方式,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造成异常的主要原因,我们从仅有的收入、消费、库存、订单等数据作出推测。
目前的出口数据并不代表实际消费——从一增一降的欧美数据来看,空调对欧洲出口量和金额均明显超过美国。根据欧盟和美国的人口、国土面积、消费习惯和产品结构来看,稳定的消费量不应该这样。
库存因素导致出口数据明显差异——美国的家电零售额还没有出现负增长,考虑到产品均价因素,消费量的萎缩估计在5%-10%以内。欧洲的家电销售量萎缩可能更为显著一些。由于空调销售需要大量库存,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美国库存量保持在高位——美国通风与制冷设备库存价值还在增长,增速持平。毕竟,空调销售旺季即将出现,适当库存是由必要的。但是,由于产品均价在上涨,库存数量的增速实际在下降,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负增长。这更多的表明了代理商的经营策略。
美国代理商借机消化库存——全球处在空调产品结构调整期,原有窗体机库存需要消化,美国前些年的订单形成大量库存。在消费增长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代理商减少订单量,借机消化库存可能也是规避经营风险的策略之一。
尽管没有十足的充分证据,我们还是可以大胆猜测一下,2009年,由于库存消耗较多,新订单持续负增长,美国空调订单增速将会恢复性增长,会反映在我国空调出口量上。至于,美国失业率上升等因素会否导致收入水平下滑,进而影响消费预期,大幅缩减消费量,我们保持持续关注。(另外,分析时需注意,美国订单、海关出口量、美国消费数据相互间存在时间延迟)
我们将冰箱、洗衣机、彩电在2008年1月份的出口数据列出。这些季节性相对弱一些的产品的出口情况是比较正常的,预计全年基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