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趣导入:用学生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导入,引出了本节课学习的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劳动号子。接着了解了有关劳动号子的知识。而后聆听了歌曲,在讨论用什么话唱才更有味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聆听习惯又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工作。
2、初步感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我让学生听歌曲范唱,引导学生会听懂得听,这样即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又对歌曲得内容有所了解。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和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一环节中拟订了以下五个步骤:(1)、听范唱,感知音乐;在这节课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范唱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接触歌曲,对歌曲有个初步的感知。(2)、出示歌曲、音乐符号,重点教唱;课件出示了歌词,在教唱歌谱的过程中,学生寻找出读谱知识中没有见到的知识,再由教师教授,学生很主动的就学会了音乐知识。这样起到让学生在唱歌谱时轻松掌握音乐符号的作用。(3)、教师教唱,整体学唱歌曲;教师在上一环节已经教唱了歌谱,再由教师唱歌谱学生填歌词的形式学唱第一段并告诉学生音乐符号在歌曲中的应用,使学生学唱歌曲,即不枯燥,又缩短了学习歌词的时间,易于学生接受。再欣赏东北工人号子,让学生对比歌曲风格。激发了学习后半部分歌词的信心。(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歌曲。先学习和第一段不同的地方,在小组合作完成剩余的部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唱歌曲不再是你教我唱的乏味学习方式,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5)、体会歌曲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这我让学生欣赏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唱的《船工号子》,让学生体会演唱歌唱家情绪,并了解号子有好多种类,更加熟知陕北劳动号子的特点和独特魅力。综上所述,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提供给学生足够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空间,也提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此教学环境中展示个性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体现歌曲的分格,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观看视频,感受民歌魅力。采取跟唱,练习唱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端正唱歌姿势,节奏、歌词要演唱准确)。
5、演绎歌曲,深化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绎歌曲,从中体会学习乐趣。师生走进大生产的场面感受大生产的气氛,在《军民大生产》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