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誉为“万园之园”。
首先,圆明园的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园内水面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平地叠山理水,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环水抱、意趣不同的风景群。
其次,圆明园的建筑形式丰富多样,集殿堂、楼阁、亭台等各种园林建筑。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建筑的优点,又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创造了许多在我国南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整体和谐自然。
最后,圆明园建筑具有宗教特征。圆明园里的安佑宫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每当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如琼阁瑶台一般。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圆明园的设计艺术别具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