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是东亚的命脉。东亚各国的经济增长建立在出口导向的基础上,在全球10大出口国中东亚占了6个,其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1/4,出口产品大多最终销往全球其它地区。由于东亚极为依赖他国市场,因此它曾是多边贸易体制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但在多哈谈判中,东亚基本上采取旁观者姿态。亚洲三大经济体的中、日、韩从一开始就站在边线上,与其它较小的经济体一样。
日本和韩国政府似乎主要考虑怎样保护本国农民。只有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亚洲最开放的经济体试图积极参与谈判,但它们也只涉及有限的领域。中国至少可以宣称,自己在忙于落实世贸组织成员协定所要求的广泛的自由化方案。这一方案已使中国迅速开放市场,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发展中国家,并且还有数年实施时间。但相对于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区域超级大国、以及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北京对领导角色的缺乏兴趣还是引人注目。
更糟糕的是,许多东亚国家正匆匆签署双边贸易协定,由此削弱了多边体制。这些协定违反世贸组织消除歧视的核心原则。事实上,东亚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地区都更需要多边体制,以及支撑这一体制的规则和纪律。
诚然,到目前为止,经济上的利己主义使地区紧张不致影响贸易。然而,东亚各国的经济整合建立在肤浅狭隘的基础上,其中大部分是公司内部交易,即通过跨境供应系统将部件运送到中国的装配线,然后在西方销售。这种脆弱的结构在外部打击面前不堪一击。
世贸规则是治理东亚经济秩序唯一有效的框架。它们提供了稳定性、公平性和可预见性,以及防范保护主义的机制,并能防止强国欺凌弱国。相反,双边协定缺乏不偏不倚的执行机制,并容易导致恃强凌弱。
然而亚洲在世贸组织中的旁观态度表明,它把全球贸易体制当成一件想当然的事,把管理及维护这一体制的任务留给了其他人,而自己却躲藏在失败背后。这种漠视态度与亚洲与日俱增的经济重要性不相称,也危及它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