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在课堂伊始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在多媒体中播学生在森林玩耍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的画面和感受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我总结:这幅图片描绘了一群学生在森林里玩耍、看布谷鸟的画面,看到图片觉得特别快乐,特别幸福,顺势导入新课《快乐,幸福》。
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以图片导入的方式将授课思路引入到本节课中,形成一个自然、生动的过渡。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旋律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我总结:歌曲表现了欢乐、幸福的情绪特点。随后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是怎样的演唱形式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我进行总结:这首歌曲是一首童声合唱,由多个声部构成。合唱艺术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随着合唱事业的发展,童声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为此童声合唱被称为天籁之声,纯净、优美,给人一种天使飞来人间的感觉,听者几乎每根神经都为之牵动,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潜移默化的学习了音乐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整体聆听环节做了良好的准备。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聆听乐曲旋律,并提问所听到的画面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我总结:有蓝天、森林、布谷鸟等风景以及孩子在欢乐的玩耍场面。随后带领学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歌词与情绪特点,并讲解作品的歌词特点与音乐情绪特点的统一。之后完整倾听全曲并带领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旋律,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声部旋律以及相互配合的作用。在学生哼唱旋律的过程中,我提问学生对于布谷鸟的旋律特点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我总结旋律有模仿布谷叫声的特点。最后,我帮助学生将歌词带入旋律完整的进行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用欢快、幸福的情绪演唱,体会生活的乐观态度。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并让音乐变得生动有趣。我会将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编创舞蹈,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创编完成后,我会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结束时我会带领学生总结今日所学的歌曲,并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到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希望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欢快幸福情绪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这样既可以重新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