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分化对象和背景的选择性是知觉最基本的特性。
有时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目的进行调整,使对象和背景互换,例如双关图(图2—1)中的少女与老妪、花瓶与人脸。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少女、花瓶;选择另一部分作为对象时,图片的内容是老妪、人脸。
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呈现一个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一个大写字母H,通常人们首先反映到大脑的是字母H,然后才细辨它是由许多小写字母s组成的。再如,同样一个图形“l3”,当它处在数字序列中时,我们把它知觉为l3,而当它处在字母序列中时,我们又把它知觉为B。这些都反映了知觉把对象组合为整体的特性。
正因为如此,当人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哪怕只感知了它的个别属性或部分特征,就可以由经验判知其他特征,从而产生整体性的知觉。例如,面对一个残缺不全的零件,有经验的人能马上判断出它是何种机器上的何种部件。这是因为过去在感知该事物时,是把它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的,并在头脑中存留了部分之间的固定联系。当一个残缺不全的部分呈现到眼前时,人脑中的神经联系马上被激活,从而把知觉对象补充完整。而当知觉对象是没经历过的或不熟悉的部分时,知觉就更多地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即知觉的组织化。其原则是视野上相似的、邻近的、闭合的、连续的易组合为一个图形(如图2—2)。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对象进行加工理解,并以概念的形式标示出来。其实质是旧经验与新刺激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联系,以保证理解的全面和深刻。在理解过程中,知识经验是关键。例如,面对一张X光片,不懂医学的人很难知觉到有用的信息,而放射科的医师却能获知病变与否。
正因为知觉的理解性,人会作出“不可能图形”的判定。在图2—3的不可能图形中,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得更为明显。人们根据知觉对象提供的线索,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最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知觉对象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时,人们对对象的理解往往采取压缩的形式,知觉者直接给对象命名,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之内,如说“这是一个三角形”,“这是一部山地车”等。
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
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亮度恒常、颜色恒常。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一韵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明度恒常性。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三、幼儿感觉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