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培养学生“健全之人格”
A.改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B.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蔡元培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聘任教师。
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的研究兴趣,重视建设各科研究所和北大图书馆,丰富藏书。
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倡导成立各种学会,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正当的兴趣。
A.在高校研究方面,“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B.在教师聘任方面,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
C.在教育对象方面,在北大开创了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
D.在服务社会方面,北大实行旁听生制度、开办平民学校和夜校等,提升我国大学的开放性和平民化程度。
B.评价:改变了京师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北大的蓬勃发展。
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把原来的五科(文理法工商)改为文理法三科,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
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蔡元培强调文、理两科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同时废科设系,设系主任。
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基础课三类,实行学分制,毕业弹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