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比看,5月份外贸数据表现略好于前值,但仍然不及预期。其中,出口环比虽有微增,但尚不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持续有效的支撑。不过,5月份进口表现抢眼,其月度增速高于同期出口增速,这在近年来并不常见。
“进口数据的变动,与此前公布的PMI进口分项小幅反弹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增长3.9%,是带动进口的主要力量。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进口带来了一定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李健表示。
数据显示,5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但进口量同比仍有明显增加。铁矿石、铜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内需也是支撑进口增长的因素之一。
不过,从5月份外贸数据看,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的势头并不牢固。专家表示,总体看,国内需求有所好转,但外需依然疲弱,未来一段时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可能更加突出,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另外,在美国经济复苏明显好于欧洲的情况下,为何我国外贸出现了对欧洲增长、对美国下降的格局?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看来,这一反差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动向:“并非经济发展一定带来需求,需求也不一定成为中国的外需,但对于中国的外需,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
“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塑中国外贸价值链的过程。”李健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的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目前,包括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等在内的政策红利已逐渐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