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会是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一个延续。在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听取了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三年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评估意见,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进一步落实好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外需持续低迷,国内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外贸形势十分复杂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张骥表示,三年来,国务院共出台12个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政策文件,另外有4个关于对外文化贸易、自贸区战略实施等方面的文件也涉及外贸工作,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从目前情况看,为企业减负助力,政策效果比较明显。例如,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大提高,通关无纸化比例提升至95%;清理规范100多项进出口环节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110多亿元;加大信保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短期险渗透率已从14.8%提高到17.8%;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从2015年起增量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探索建立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加强进口工作,降低一批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等等。
从商务部多次调研的情况看,企业普遍反映,本届政府出台的外贸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但有些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配套不够完善、落实不够协同、执行效果不够明显等情况。有的是因为缺乏政策抓手,有的是因为政策表述原则或是中长期任务,还有的涉及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推进难度较大。
对此,隆国强称其为“政策的难点还有待破解”。例如,不合理收费仍然存在,部分港口、航运等公司收费仍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没有根本缓解,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多为10%—15%;贸易便利化水平仍需提高,部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退税周期长达2—3个月;出口秩序仍待进一步规范,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维权成本过高;加工贸易差异化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新业态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强,亟须出台国家单一窗口总体规划,高标准、全面推进单一窗口建设。
针对政策落实中存在的这些盲点、痛点、堵点,有的是因为地方政府执行不够到位,有的是因为部分政策制定不够具体,有的是深层次矛盾,还有的是企业行为不规范、不公平,对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具体分析。
据悉,下一步,商务部将针对薄弱环节,聚焦重点工作:进一步清理整顿收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继续研究加工贸易差异化政策;加快推动新业态发展;继续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双向投资对外贸的促进作用。
展望我国未来的外贸形势,一方面,外需萎缩的情况已经到了比2009年还要糟糕的时刻,在此背景下,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措施开始抬头,这是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内部环境即国内竞争力,目前也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水涨船高,不断挤压多年来赖以参与全球竞争的低成本优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柬埔寨等参与到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中来。所以,我们正处于一个传统优势不断弱化、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培育中的困难转换时期,也就是青黄不接的关口。内外因素叠加,出口下行压力依然会很大,今年很可能仍为负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幅度较去年高一些。
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抓紧把以上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定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困难中的真实情况。虽然出口主要受外需和国内供给侧的影响,进口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需求侧影响,两方面的下行压力都较大,但也要善于发现,一大批企业在艰苦条件下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注重在品牌、技术、营销、网络、服务诸多方面持续发力。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既要千方百计稳增长,也要坚定不移调结构,进一步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使今后的发展有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