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请大家自读第二、三、四自然段,读到表现香的句子用线画下来。(生自读自悟)
生:桂花开的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你看到过浸在水里面的事物过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吗?
生:感觉不到。(惯性发生口误,众笑,生忙改口道“感觉得到”。)
师:一个“浸”字,就把香味写的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东西,把无形的东西写的更真切了,这个字用得多好。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齐: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是啊,父亲把桂花的香、桂花的甜、桂花的美以及摇花的乐用一首诗表达出来了,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读出桂花的香、乐、甜、美。
师:课文中除了讲父亲体会到的,还有母亲体会到的香吗?
生: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师:“外地”是什么意思?(师介绍作者由瞿溪迁往杭州的历史,并相机介绍枕州“满觉垅”的桂花闻名天下。)
师:你说杭州“满觉垅”的桂花不香吗?母亲为什么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生1: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
生2:少了摇花的乐,所以说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香。
生3:孩子摇花乐,母亲看着孩子快乐,自己也快乐,全家人都沉浸在“乐”中,所以说外地的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花香。
师:作者去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在这段日子里她的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你想一想作者写父亲、母亲的有关句子是什么样表情?
(师生齐读: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师:桂花雨让作者魂牵梦绕。(板书“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并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还是故乡的……”再写两三句。
师:桂花雨,好香的雨啊,这香字当中,隐藏着作者童年时的美好回忆,但六十多岁了,作者还要写自己童年时的摇花乐,她要表达的是淡淡的乡愁,请记住这散文题目……
师:让这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这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你们课后比较阅读有关表达乡情的文章,并想一想它们在思想上、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材料中教师通过设置疑问,启发思考。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地进入对课文“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的认识和理解。注重对语言的欣赏、品味,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体现语文课程的特点。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材料中教师以学生的感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以读代讲,仿写句子,充分发挥了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材料中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文本内在情感为主线,以重点句为出发点,以诵读、感悟为主要手段,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体验作者强烈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材料中教师对课文的教学不局限于文本内容,适当地补充课外资料。通过一次次走进作者,把学生从“闻香”带入到了“思乡”的精神家园,体会了作者浓厚的情意。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