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历来是各地区的热点,涉及的题型有单选和阅读填空,但词类活用的作用远不止此。掌握词类活用对于理解文言文本,甚至未来在教师岗位上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简单来谈一谈文言文本中常见的一种词类活用现象——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句子主语后边的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先来说一说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名词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实就是名词做动词的一种,但不同于一般名作动的是该名词具有把后面的宾语(人或者物)当作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意为“以……为老师”。“师”在“吾从而师之”这个句子中做谓语成分,但如果翻译为“做老师”,那么该句就成了“我作老师了”,这就错了。我们会发现,其实“做老师”的是后边的宾语代词“之”,其实是主语“吾”在主观意念上把“之”“做老师”,因此“师”于此就成了“把……当作老师,或者以……为师”,这就是“意动用法”。类似的还有“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中:“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句子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中的“美”,意为“认为……美丽”。“吾妻”作为主语,“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美”做谓语。但如果直接翻译会得到“我得妻子美丽我”,这就错了。“美”是宾语“我”的状态或者属性,那么就应该是主语“吾妻”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我”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状态,就该翻译为“认为……美丽”。该句中其他“美”亦同。类似的还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中的“耻”,是主语“今之众人”主观上认为“学于师”是“耻辱的”,那么“耻”意为“以……为耻”。下面是高中课本出现的形容词意动用法例句的汇总: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
3.成以其小,劣之。(第四册《促织》)劣,认为……劣小。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先来谈一下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主语(人或物)不会发出句中所使用动词的动作,反而是动词后边的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出这个动作。”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中的“亡”,“亡”是郑国所进行的动作,翻译的时候应该是“使……灭亡”。再如“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这个句子中的“鸣”是钟磬所发出的动作,而不是主语“大风浪”,因此“鸣”应翻译为“使……鸣响”,是大风浪使钟磬鸣响的意思。类似还有: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3.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4.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人或事物)具备句中所使用的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中的“弱”,该句中的主语是“诸侯”,谓语动词是“谋弱”,如果按字面意思解释,那么就成了“诸侯恐惧,会盟商讨弱小秦国”,则言语不同。这里,“弱”是主语“诸侯”使宾语“秦”具有的状态,因此翻译为“使……削弱”。类似的还有:
1.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勾践灭吴》)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
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
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高,使……高。
4.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
以上对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作了简单分析和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较为复杂繁琐的知识点。掌握词类活用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多积累的基础上,多分析,多做题运用。大家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