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一般指现代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西洋管弦乐队编制的新型综合性民族乐队。广义的民族管弦乐队包括丝竹乐队、吹打乐队等,它不同于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配置和规模。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尝试首推上海大同乐会,该会致力于民族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组成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乐器分为吹、弹、拉、打四组,是民族管弦乐队的雏形,根据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的《春江花月夜》可视为现代民族管弦乐曲的源头。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时,几十件乐器同时发声,其音响明暗交织、浓淡交错、清浊交融、变化万千,宛如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一般分:吹管乐器组、弹拨乐器组、打击乐器组、拉弦乐器组。
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阮、扬琴、筝、古琴等;
我国民族乐器低音较弱,常用西洋乐器的大提琴或低音提琴作为补充。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族管弦乐队有了很大发展。1953年,中央广播乐团民族乐队确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移植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春节序曲》等,为民族管弦乐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各地出现了一批民族管弦乐队,经常演出的民族管弦乐曲有:《春江花月夜》《将军令》《京调》《翻身的日子》《东海渔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