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并不是教育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阶级性只是教育在阶级社会中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上,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是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期性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教育的生产性是指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活动,它跟其他生产活动相比,在对象、过程与结果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因为,学校教育日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其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强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教育的民族性是指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制度上,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特别表现在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等方面。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现本民族特色。
综上,教育的属性给大家总结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