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艺术运动起源于1916年的苏黎世,一直活跃至1923年。与其说达达主义是文艺流派,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思潮。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的宗旨是毁灭一切、不相信一切、反对一切,她仿佛与前后左右没什么关系,而且从头至尾与战争紧紧相连,但实际上,它是本世纪以来激烈的反传统思潮背景下的一场永久的艺术运动,其精神闪烁着不光的光芒。她要“打倒艺术”,“摧毁艺术”,其实在另一程度上挽救了真正的艺术。
关于“达达”一词的来历,不同的人则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些研究人员提出,“达达”这个词语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艺术流派对自己的称谓而已;另外一些研究者则提出,“达达”这个词语可以追溯到罗马尼亚艺术家查拉与詹可,他们经常使用口头语“da,da”,意思是“是的,是的”。从法语来看,“达达”的发音具体指“木马”或者“竹马”;而在德语语境下,它表示蠢笨、自然、欢乐等内涵。
作为德国达达主义的代表者,理查德·许尔森贝克对这一词语的来源作出了解释,当他与巴尔快速翻阅字典时,发现了这个词语,字典上的解释为“破裂,新生”。达达主义艺术家们认为,当婴儿出生后,第一个发出的声音类似于“达达”,这意味着新生,充满着浓厚的原始感。关于“达达”名称的来源,还有很多种不同的诠释,这些解释混乱而矛盾,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内涵与关联,但是似乎又将世间万物都囊括其中,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混淆在一起。事实上如果按照“达达主义”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们所表现出来的愤世嫉俗的情感和情绪,我们不难理解,理查德·许尔森贝克的解释似乎更加符合这个词的意思和来源。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艺术家们的心灵造成强烈的冲击,迫使他们离开自己的祖国,逃到了一个中立的国家瑞士。在战争的阴影下,人们失去生活的希望,意识形态发生剧烈的变化,艺术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变革时期,多元、个性是这一阶段艺术的显著特征,这个时期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多数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他们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对艺术的理解,也让艺术的特征变得更加多样性了。达达主义艺术家们在瑞士组织自己的活动,倡导自己的理念,他们反对这个世界,反对已有的体系,他们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他们反对一切,这是来自新艺术家的反抗。他们随意地运用石头、木板、铁块当作工具,完成绘画行为。达达主义之风在20世纪以后不断发展,很多艺术家用不同的手段来表现其奇异的梦境,他们将颜料随意地泼、撒、甩,画布上显示出自然、淳朴的作品,这是基于他们对这个世界战争的痛恨和厌恶,认为不加修饰、淳朴自然才是真正的艺术,在作品中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完全是随意的表达。达达主义的创作风格不拘一格,他们反对格式,认为格式限制了艺术,换句话说他们开始改变传统艺术领域认为的艺术的唯一特征。
传统艺术理念认为,人们遵循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展开创造,从而带来具有观赏性价值的作品,这是艺术的本质与核心,艺术应该是美的,应该是让人看上去赏心悦目的,这就是人们赋予艺术的定义,一般情况下欣赏艺术的人都以美为标准,以《蒙娜丽莎》为例,我们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是因为她确实是美的,而且美的神秘。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对客观事物加以主观判断,依据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世间万物美的色彩,这是作品中的美,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美。然而,在艺术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因素,基于这一原因,达达主义发出质疑的呼声,艺术一定要美吗?那么不美的还算不算是艺术?难道美是艺术唯一的特征吗?
在达达主义时期,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创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即著名的艺术作品《L.H.O.O.Q》。杜尚以《蒙娜丽莎》作为原件,用铅笔给蒙娜丽莎增添了各种各样的小胡子。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性消失了,画风稀奇古怪,显然这幅作品不具有美的特征,我们看不到蒙娜丽莎的美,也无法认为这是美的。从这一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达达主义不再重视传统艺术提出的技法、美感、风格等要素,这些都变成无足轻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