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另外24节气对应不同传统节日,中国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等。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1、三月初三:上巳节,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上巳节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4、四月初八: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2、六月初六:晒衣节,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3、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