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涵义。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第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第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第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第二,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的因素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