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两税附加,绝大多数村均存在农业两税欠款,部分村农户欠款较大,造成了两税附加的下欠。税改前,部分完成税费任务,村里贷款交税费,而农户下欠现在无法收
(二)“一事一议”筹资,各村主要用于农网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虽然数额较大,均能得到有效管理和合理开支。
(三)扶贫救济资金、物资,扶贫项目资金各村均在相关部门领取和报帐,村级不入帐。部分村对此作为帐外资金进行了清理,主要是核对是否落实,从清理的情况看,主要存在着分配不公和没有公示的问题。
(四)其它资金,我县村级没有集体统一经营收入,除发包拍卖资产、资源收入少数乡的少数村里有点外,其它乡村都没有。
根据县清财办了解,目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农村财务人员不稳定,人员变更快,财务移交手续办理不及时。从XX年至今,我县各乡镇更换村会计100余名。将近50余个村出现连续更换村会计。大多数新旧财会人员没有办理移交。二是财务无专人管理,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时间不交账、不结账、不记账成为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村级财务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不规范。从所掌握的情况看,有75%以上的村没有按制度要求设置会计账目,有的只设现金账而不设总账和明细账。有的财会人员因不懂业务,干脆不设账、不记账,把五花八门的票据用报纸封成包,变成了名符其实的“包包账”。这些原始“票据(凭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收钱不开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白条入账,并无经手人签章;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账单,基建工程无合同、无验收、无发票,以领据代发票入账等现象极为普遍。部分村的帐务中,数年未见一张正式发票。四是非生产性开支严重。部分村干部大吃大喝,造成浪费。五是少数村社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现象严重。千方百计利用职务之便,运用多种手段贪污挪用集体资金。如收入不交账,多收少交,重报开支,多领补助等。六是账目不公开,财产往来无账,村级财务失去有效监督。
总之,这次村级财务清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按照预定方案完成了清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存在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特别是今后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
六、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
新形势下,如何探索一种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的新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应从了下几方面入手。
(一)稳定农村财会队伍,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XX年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农经机构与农技推广机构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乡镇农经干部面临着农经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与办公方式自动化及农经服务领域的扩大、农经服务内涵的延伸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财政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一些农经人员纷纷想方设法调离农经队伍。从XX年7月改革至今,农经人员调离本行业的将近20余人,这些人员都是原农经体系中政策水平高、业务过硬的骨干。农村合村并社中,村财会人员也出现大换血,许多没有经过业务培训的新手走上了村级会计岗位上。高素质农经人员的缺乏,造成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长期处于“真空”带,而村会计的频频更换,又加大的农村财务管理的难度。
为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构建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财务管理模式,XX年我县将在全面推行“村帐乡管”模式的基础上,试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管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稳定农村财务人员,在县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新的农村财务管理的需要。乡镇要确保村级财会人员稳定。
(二)全面推行“村帐乡管”,严格执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真正把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有效方式就是推行“村帐乡管”。要高度重视农经工作,增加对农经的投入,树立农经部门的威信,真正充分发挥农经部门的职能;利用这次农村财务大清理的契机,按照巫溪委办[XX]51文件要求,全面实行“村帐乡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农业、财政、纪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乡要把所有的集体资金、资产纳入农村财务管理范围,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要严格执行财务收支计划,对超计划超标准开支不予入帐;要从源头抓起,坚决按规定控制管理费、办公费、“一事一议”筹资等;对村级计划内的大额支出,实行先报批计划,再予以实施的审核把关制度;要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除如数退款外,要追究当事人、村主要负责人、乡镇审核审批人的责任。
(三)实行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
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主人翁,农民群众参与农村财务管理,不仅可以体现其政治权利,也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其积极性。财务不公正、管理不民主是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实行财务公开,才能真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通过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加强农村财务的监督力度,让老百姓参与到农村财务管理中来,是现代新型农村财务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根据农业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按照规定的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有疑点的要进行解释,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解决。组建村民主理财小组,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选举不在村任职的3—5名村民组成。负责对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参与制定本组织各项计划和管理制度,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检查财务。
(四)、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审计监督
对农村各项财务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县乡两级要强化领导,加强管理。县农业局加强对农村财务制度建设的业务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监督。要依法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按照农业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搞好农村财务收支、农民负担、村社干部离任等审计工作,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依法查处。乡镇要经常过问村级财务管理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五)拓宽思路,壮大集体经济,化解村级集体组织不良债务。我县大多数是空壳村,负债村,集体经济不发达,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就难以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想方设法盘活现有资产、资源,通过出租、转让、承包、合资等多种形式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对村里的负债,要根据负债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提出消化债务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