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以其低碳快捷的特点,优化了人们出行的方式。然而,乱停乱放,私锁车辆等弊病的集中爆发,让所有人始料未及。共享单车因其约束少,随意性强的特点,暴露出的问题本不在车,是在“共享”。我们共享的,只是单车吗?并不是,我们共享的应是公众,企业,政府共同认可的思维模式。
公众认可的信用契约精神,是种下共享的希望种子。在多年前,一些城市就有了公共自行车,以身份证现场认证办卡的形式,固定停车桩还车刷卡。这种公共自行车为公共交通做出一定贡献,虽不如共享单车更方便快捷,却很少出现负面问题。两种单车的根本不同是,一种的认证制,和身份证直接挂钩,违规成本大。一种随意性过多,网络认证后遵守信用契约能力不足。共享,不应是公众、企业、政府三方各自的孤岛,建立个人信用银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上传云端,方便企业、政府调取,建立行之有效的扣分奖励机制,信用受损则带来后续(例如贷款,保险等)的门槛提高,促进公众形成新时代的信用契约精神,种下共享思维的种子……这些才是孕育共享精神的内核。
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后的保障,是孕育共享的土壤。企业开发、投放共享单车这种利于公众出行的交通方式,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相对于普通公众,有着更多的能力、资源、信息,在“捍卫共享“这片战场上,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个人信用银行,以大数据评估使用者信用情况,根据信用情况,决定使用权;可以通过发达的定位系统,及时监控,面对异常车辆数据及时跟进。企业作为共享单车的”娘家人“,应及时和公众,政府保持信息的共享,广纳意见,提高创新,为共享思维孕育适宜生长的土壤。
政府的多方协调促进合作,是滋养共享花朵的阳光雨露。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因信息不对称,考虑问题角度不同,政府对于公众和企业就是管与被管的上下级关系。在互联网大数据广泛应用的今天,政府与公众,企业全然转换为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推动公众信用体系的完善建立,给予企业要的技术支持,政府更应从中承担起多方协调的重任,扮演着协调者的责任。
共享单车带来的是共享思维,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共享单车背后,社会整体认知下共享思维尚不完善的问题。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使得公众,企业,政府不再是孤岛。多方协力,互相促进,让共享这颗希望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就让你我共同期待,“共享思维“这朵美丽之花盛开的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