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3、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作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明。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中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个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统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为教师。狭义上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8、教师威信: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感召力量。分为两种:权利威信和信服威信。
9、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