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别差异性。该题目的阐述符合阶段性特点。
2.单选:“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解析】“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大作用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3.单选: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起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
【解析】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好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题干所述为发展关键期。
4.单选:()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解析】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5.单选: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体现在不同层次上,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等反映的是个体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
6.单选: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大致是在()
【解析】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关键期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但是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差异,前后有一定的出入。
7.简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表现。
【解析】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
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就达到较高水平,而有的方面则晚些。例如,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
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关键期(劳伦兹):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大作用的时期
错过关键期,儿童后期经过补偿性学习 也有可能得到发展, 只是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