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page]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