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宋太祖突然去世,赵光义匆忙继位,给后世留下了“烛影斧声”的疑案。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杜太后病重之时,劝说赵匡胤传位给其弟赵光义,并将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1.宋真宗:勤政治国,但辽在边界骚扰不断,宋真宗亲征,双方在澶渊议和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宋给辽岁币、绢,开放边境,之后百余年宋辽再无大规模战事。
2.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富弼、包拯等贤臣,并采纳范仲淹建议推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因触犯贵族利益而失败,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拉开序幕。
3.宋神宗: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启用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等。新法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但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1.靖康之耻: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族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2.建炎南渡:靖康之耻的落网之鱼康王赵构,为躲避金国追击,南逃至江南,继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建立南宋。升杭州为临安府,定都临安府。
3.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在郾城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史称郾城大捷。后多次北伐,直至开封附近的朱仙镇,却被宋高宗的十二度金牌召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风波亭。
1.崖山海战:金朝灭亡后,蒙古军多次南侵,南宋末年小朝廷迁往崖山,发生大规模海战,宋军全线溃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2.宋末三杰: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三人,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义无反顾,被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写有《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