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1979年到1993年。人民币汇率在计划经济下长期保持在l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的水平上,这显然是高估的,在调节外贸方面不起作用,基本的调节机制是指令性计划加财政补贴。这种“花多少补多少”的体制只有在出口数量很小的情况下才可能实行,当财政再也补贴不起时,就不得不采取以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政策。但汇率的贬值通过进口向国内物价传递,导致1980年代我国物价上升,国内物价上升又提高了出口换汇成本,形成了换汇成本提高和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人民币汇率不断调低,并且开始形成牌价与外贸内部结算价的双轨制,后来又增加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
到199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由1979年初的15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降至580人民币兑100美元,下调了73%。与此同时,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平均汇率,即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也逐步下跌,分别为68%和76%。在这一时期,尽管人民币汇率不断下调,却并没有出现出口大幅上涨,贸易持续顺差的情况。相反,15年中的大多年份为逆差,只有1982、1983、1990、1991、1992年出现了小幅度的顺差,最大顺差也没有超过90亿美元。
第二阶段:1994年汇率并轨到1997年。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轨时官方汇率一次性下调幅度达33.3%。但考虑到并轨前夕,约80%的外汇收支活动已通过外汇调剂市场进行,当时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幅度实际仅为6.7%。并轨后,人民币汇率长期高估的状况得以改变,汇率水平趋于合理。从1994年至199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4.8%。由于1994年至1995年国内物价上涨加快,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了39.0%。
同期,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上升了10.2%和38.7%。尽管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水平调高,却也并没有出现逆差或者是贸易顺差下降的情况,反而从1994年贸易顺差53.9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底的 404.2亿美元左右。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贸易顺差并存与国内出门商品收购价格下降有关,产品供大于求,生产企业在国内拖欠债务,不如降价出口,马上可以结汇得到人民币,此外还有出口退税、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结构升级等多方面原因。
第三阶段: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至今。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深化的影响,市场出现较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外汇资金流出压力加大。为防止危机在亚洲和世界进一步扩散,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28元人民币兑100美元左右的水平,为支持亚洲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又接连发生了“9.11”恐怖袭击、全球经济衰退和非典疫情爆发等内外部冲击,我国坚持汇率政策的连续性,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较窄区间内波动。尽管199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水平基本不变,但贸易顺差的局面却一直未变。如表1所示,受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出口竞争国(如泰国、马来西亚)的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有所下降,从1998年的434.7亿美元降至2001年的225.5亿美元。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再加上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贸易顺差开始迅速回升至303.7亿美元,2003年贸易顺差受“非典”影响短暂下降,2004年又回升至 2002年水平并略有提高。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实际生活中有诸多影响外贸进出口的因素,例如内外经济景气、引进外资、国内改革、税收政策的调整,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的作用会超过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