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十八大报告裡有关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中提到,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您如何理解?
马辛:我认為,小康社会不仅仅用经济指标衡量,还要从社会层面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环境,这裡不仅仅包含对精神疾病的预防,更要从大众在心理健康层面,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人挖掘工作的潜能,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报告裡特别提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对我们的队伍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的服务能力。
马辛:今年新出台的《精神卫生法》中要求,要在社区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安定医院也结合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维护方面,在全市16个区县组建关于心理健康讲座的科普队伍,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
马辛:今年5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经过科研立项和研究,发布了目前中国最权威的中国心理健康标准。一共有五条心理健康标准。第一,认识自我,感受安全。评价要素是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有安全感;第二,自我学习、生活自立。评价要素是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第叁,情绪稳定,反应适度。评价要素是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第四,人际和谐,接纳他人。评价要素是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第五,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评价要素是行為符合年龄与环境,接受现实、合理应对。
记者:通过这个标准社会将营造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环境?
马辛:其实现在心理健康标准有各种各样的标准,国内有权威性质,大家认同的标准并不统一,比较乱。这个标准是我们在科协支持下做的大型科学研究,通过来自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的,今年5月份在中华健康管理杂志上正式发表。
公众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软实力的表现,我们的社会目前更需要在心理咨询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小康社会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需要百姓心理上的健康,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健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