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一事业单位公开选调中,一考生考取9分进入面试,三位考取50多分的考生没有获得面试资格。19日,一份温州龙湾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笔试结果在网上流传,并引发质疑。(11月20日《新京报》)
事业单位招考,9分也能入围,让人惊诧。而当这个表达和"50多分的考生没能入围"并列在一起,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加强烈。
按照该单位负责人的解释,"9分考生"和"50多分考生"报考的并不是同一个岗位,不同岗位报考人数不同,进入面试的分数也不相同,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望文生义地断言其中必然存在"黑幕",或许并不理性。不过,这并不代表此次公开招考就没有问题。抛开该负责人的解释是否真实不谈,就"9分入围"本身来说,就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笔试究竟有何意义?
也许是为了力证"9分考生"背后不存在舞弊,负责人还明确表示,该考生在随后的面试环节已经出局,"只是结果还没公布"。殊不知,这样的解释反而催生出新的疑惑:该考生面试成绩到底是多少,是因为总分靠后被正常淘汰,还是恰恰因为其笔试成绩太低呢?如果确实"考多少分都能进入面试",那么此时将其淘汰,难免有应付舆论、玩危机攻关之嫌。
"9分入围"事件的背后,也许不是存在"黑幕",而是招考程序和规则不够清晰、透明,例如笔试有没有最低合格线,面试淘汰的原则是什么?等等。查看《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时办法》,对考试组织环节明确规定"在考试前应当制定考试规则,及时向社会公布",那么在此次招考中,究竟有没有制定科学的规则并完全公布、严格遵守呢?如果规则清楚,又为何会出现对"9分入围"、"50多分不入围"的不准确表达呢?
公开透明是对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基本要求,在媒体的介入下,招考单位方面解释了部分真相,减少了不必要的质疑,可这些难道不是本来就应该公之于众的吗?如果非得在舆论围观之下才挤出些许真相,又怎能怪网民猜测质疑,倒逼信息的公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