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和行贿是一种天然孪生关系。为官者有权,借此以权谋私;行贿人无权或者权职低微,需要借助权势达到目的,于是便以利相诱,换取权势。他们就是这样一种难以割舍的相互利用和依赖的利益交换关系。不过,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行贿受贿活动也日趋隐蔽。尤其是国家官员,已经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形象",追求收取财物的"体面性",导致出现大量的托事、收财"分离"现象。这也使司法机关在对涉嫌受贿犯罪的认定上,时常陷于窘境。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除了积极索要财物的情形之外,官员的行为要构成受贿罪,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符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而在生活实践中,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受贿者更加注重寻找"安全通道",以增大非法活动的安全性。于是,减少甚至避免受贿者与行贿人的直接接触,间接地进行财物及其他非法利益的交易,已经成为当前不少受贿者的"理性"选择。
早在多年之前,在受贿者与行贿人之间,已出现了一群专司联络、议价、送货之职的"中间人",而且,随着国家打击力度的增强,这个人群的数量还在增加。
官员腐败在刑事法律的评价上虽常由受贿与行贿双方构成,甚至还包括了介绍贿赂的"中间人"。但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受贿的根源是行贿"的判断,更不能以为对行贿罪与受贿罪实行同罚甚至重罚行贿,就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受贿犯罪现象。
事实上,一些公职人员缺乏理想和信念,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分权制约,始终是形成包括受贿在内的官员腐败现象的总的根源,并且最终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教育的改革与完善方面才能予以根除。而从现实情况看,如今,腐败犯罪机会的增加和犯罪成本的降低,或许正是促使一些官员前"腐"后继、胆大妄为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一步加大惩治严重行贿犯罪力度的同时,如何完善公共权力的配置、结构和制衡制度,如何健全公务人员腐败犯罪的"早发现"机制,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过对官员犯罪个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惩治贿赂犯罪的政策中,重刑威慑力现已越来越显得式微,腐败官员关心的已不再是拘捕法办后的处罚轻重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一经实施了行为,会不会被马上发现,或者被人告发之后,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能不能及时作出证据充足、犯罪成立的认定。而每当他们意识到通过上述各种"变通"的手法可以困扰司法认定,其受贿的内心冲动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坚定。所以,为了有效控制受贿,司法机关也应当善于将行贿与受贿"隔离",实行分化瓦解的工作策略,通过构建"污点证人"制度,使受贿官员缺乏"安全感",并逐步消除"不可能案发"或者"可以逃脱"的侥幸心理,从源头上遏制犯罪的念头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