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官话,之所以动辄得咎,就在于它大而空,言之无物。在文本修辞、话语结构上,它往往千篇一律,遵循着僵化的语言规范。正因它陷入严重的程式化,墨守成规的形式,也削弱了它的观点表达、信息传递。有些官话说得再多,也没实质性内涵。它的"零信息量",无法对接公众的知情诉求,也脱离了现实语境,形同于没说。
既然不少官话"令人反感",为什么还相沿成习,被官员"拿来主义"?究其原因,是它沿袭已久,根植的土壤深厚,也形成了一种表达套路。类似于"高度重视"之类的官话,虽被过度使用,但它却是"绝对正确",没有风险。
官话迎合了某些官员公共应对的需要,也钝化了他们表达的灵性。那些套话,在给了他们表述的"路径依赖"的同时,也滋长了思维惰性。长此以往,会让官员话语跟百姓渴求产生裂缝。"你替谁说话"等雷语频出,就是它的负面效应鈥斺�斎狈Χ员泶锘肪车奶迦希现嬖谖笄栽谟Χ杂呗凼保迪�"口误"。
语言是价值的外壳,多些真情实感,多讲点"言为心声"的话,跟民众在对等维度上交流,才能跳出"格式化"的桎梏,贴近民众。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官员言行被置于闪光灯下,空洞的官话,难免会被汹涌的口水淹没。官话要焕发活力,就该跳出格式化表达。没有民生情怀的支撑,不"接地气",又怎能激起民众的情感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