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调控明年上星综合频道,规定公益性节目播出比例要达到30%,同时还出台了限制引进、鼓励原创、防止同质化的具体措施。
这被认为是一个“加强版限娱令”。上一次是在2011年,广电总局连发通知,先是10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即电视台要加大新闻类节目播出比例,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接着是在11月底,禁止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
的确,过度娱乐化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节假日雷同的晚会,资金可能来自于对国企的摊派(今年8月份,五部委曾联合下发了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不得用国企资金高价捧明星);令网友们吐槽的谍战国产剧,情节雷同而雷人,缺乏创造力;再比如,近年来热播的选秀节目以及相亲节目,其中可能暗含着大量的暗箱操作与虚构情节,并且其中嘉宾的一些言论也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引发了争议,因为调控在近两年来不断加强。这既与电视台改革相关,也与要加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相关。
坦白说,仅是从播出内容方面进行限制,还不足以达到防止同质化、提升质量等目标。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四级电视台制的存在,在现实中产生了很多同质化的节目播出,尤其是地市、县级电视台,调控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并不太严厉。现实中对这些台的监管缺位是很明显的,比如备受诟病的电视直销广告,经常令一些老弱人士受骗。当然,目前的调控与改革先从上星综合电视台开始,也算是遵循由简入难的渐进思路,因为地方与县一级电视台大都由地方投资打造,已经花了大钱投入进去,一下子说要取消阻力也较大。
对娱乐的调控,另一面就是对公益的提倡。且不论目前电视台公益类节目与广告的质量如何,公益无疑是应该被提倡的,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目前的电视台既有政治功能,又有经济属性,目前的身份定位也正在改革中不断被探讨,管办分离、制播分离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改革方向。电视台的改革类似医院改革,医院既有公共服务的功能,又有着自身的利益,管办分离是它们的改革方向。
否则,在身份定位不明的情况下,医院自身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无法很好地兼顾。电视台改革也许也是如此,因此有观点认为电视台应该分为公共电视台与商业电视台,公共台完全不播放广告,传播主流价值观,而商业台则公司化运作,完全进入一个竞争性市场。如此改革,可以解决电视台的很多体制问题,提高效率,吸引人才,分析受众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否则,身份定位的多重角色,无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