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昨日《不要拿“实用”标尺胡乱丈量》一文,深有同感。文中提到的实用主义思维在我们当下的中国几乎无孔不入,人们动辄以“有没有用”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而他们眼中所谓的“有用”,是要满足于目前的有用,现在的有用,对我自己有用;有立竿见影的作用,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他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事物的潜在价值、长远价值、深层的价值,这种毛病,就是典型的“近视眼”——只看得见眼前的、大大的明显的东西,稍稍远一点偏一点就觉得太模糊了、看不清了、不存在了。
就拿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本来就是一门基础学科,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可它确确实实是许多实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为什么要学数学?不只是用来算算数,而是要培养一种数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培养一种逻辑的、理性的、系统的、能转化能创新的思维,这看起来有点虚,其实一点也不虚啊!
这让我想到了“李约瑟之谜”。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对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着辉煌成就的中国为何到近代之后就衰落了?为什么直到中世纪时科学技术上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落后于欧洲呢?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解答,有专家明确指出:最关键的是因为中国人思维中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事事仅仅满足于“有用”。中国之前领先的其实只是实用的“技术”,而不是比较务虚的“科学”。我们虽然因为炼丹最早发明了火药,却并没有深入去研究它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最早发明了指南针,却从不会去琢磨为什么磁石会始终指向南方;我们很早就在建筑的实践中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却没有去探求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人对比较虚的科学理论向来就不重视,重视实践、重视经验而忽视逻辑、忽视理论。
同日同版的“声音”栏目中有一条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北京高考语文增加30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加在哪里成问题。依我看,得加在文言文和作文上,肯定又会有人说:“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和学数学一样,学习文言文主要不是实际应用,而是要培养一种素养,一种语言的素养,一种文化的素养,这和西方国家很重视学习早已失去实用意义的拉丁文是一样的道理。
用,有“短用”,也有“长用”;有“本用”,也有“他用”;有“显用”,也有“隐用”。有用,不是仅仅指拿来就可以用,马上就用得上,很快就有效果。这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认识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误人不浅,很有必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