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记者日前走进郑州铁路局一线,亲身体会了他们在岗位上的繁忙和辛苦。
"把钢丝从孔里穿过来。"在郑州客车技术整备所,寒风刺骨中,库检员周勇把头埋在车厢底部,半弓着腰喊着。30分钟后,他才从车箱底部出来,从头到脚,满是油污,工作10年他一直没有谈女朋友。"别人忙的时候,我们忙,别人放假的时候,我们更忙。"一旁的工友对记者说。
抽调至检查组的靳培峰,已经连续工作一天一夜。他眼睛里布满血丝,胡子乱糟糟的,怎么看也不像只有30岁。工友们说,检查组把着春运最关键的防线,工作最玩命。"一干两天不合眼是常事。"
拿着手电、锤子,沿着车身边走边看,列检员王松伟时而钻到车底,用小锤敲击,通过声音判断故障。检查每节车厢需弯腰12次,春运期间每天检80多节,一天下来老王弯腰超过1000次。因为总得低头、弯腰,他们班组大多人都有颈椎和腰椎病。
尤琦所在的车电检修班组,春运期间每天要检修100多辆列车,工作10小时以上。他说,工作20年来,最怕的就是过年。"不但不放假,工作量还得增加,别人家团圆幸福,我们是受家人的埋怨。"
弯下腰看一下火苗,直起身盯一下锅炉上的温度仪表盘,用手摸一摸炉壁,用铁棍捅一捅炉灰。做完一系列"规定动作",33岁的采暖工周晓华直起身。2001年8月上班到现在,除了产假,她一直随车走,从没在家里度过春节。
周晓华所在的2194次列车从郑州开往温州,是郑州铁路局图定长途车中的最后一辆绿皮车。因设备陈旧,暖气和热水需烧煤供应,因票价低廉又特别"叫座",平时都超员40%,春运的拥挤可想而知。
"全列硬座车厢有7个水包,每个水包装大约50多公斤水,从锅炉间把开水接到水壶里,用小推车推到车厢,再倒进水包里。"45岁的烧水工岳绍山满头大汗,边干边说:"最大的难点就是车厢的拥挤,推车穿行要时刻注意不能烫着过道里的乘客。"
车上是用保温桶来储存开水的,时间长水就凉,需要不断地放掉重新灌。岳师傅说,"到了吃饭的时候,开水供应十分紧张,乘客往往着急,但我再用劲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烧开的,只能耐心跟他们解释"。
1496公里的路程,4000人取暖和饮水需求的保障,是周晓华和岳师傅肩上的责任。在乘客眼里充满团圆期盼的回家之旅,对即将连续第14次在列车上跨年的岳师傅来说,是生理和心理的又一次考验。聽聽
"忙碌一天回到家,只想躺下休息,明知道孩子放寒假了,却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他。"尤琦说话时有些内疚,"谁让咱干这一行呢,也不怪家人埋怨。"
谈到自己的父母,岳师傅把头转向一边,停顿了十来秒,转过来时已是满眼含泪。"父母都年近70了,也都理解我这份工作,既然干这一份工作,总得把它干好。"话语间夹杂着哽咽。
跟孩子聚少离多的周晓华,说起孩子就满是感慨。"有一次,幼儿园老师问我孩子怎么没见过你妈妈,孩子说妈妈在火车上上班,我很少能见到她。"说到这里,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按照排班表,除夕那天老王又得上夜班。"听别人放鞭炮,去老丈人家看春晚。"老王露出满嘴的烟渍牙,笑着说。看到记者不解,他赶忙解释:"三十上夜班,春晚直播肯定看不成,初一白天回去得睡觉,又错过重播,只能初二去给岳父拜年的时候看了。"
这汇集奉献、抱怨、自嘲、遗憾的交响曲,融汇着无数铁路职工家庭的喜乐悲欢,在一年一度的春运背后默默演奏着鈥︹�Γㄑ钣侣犅牳蛾凰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