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等多个概念由来已久,但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缓慢。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北京、天津应谱写“双城记”,并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将获得实质性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究竟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在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政府和市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眼下,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有哪些?近期,中国经济时报特邀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中国经济时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提出多年,但推进效果不佳。你认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哪些困难?
张占斌: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以下障碍和问题。一是在观念和心态上面存在问题,京津是中央直辖市,发展水平高,长期以“不跟你玩”的心态自居;二是行政主导型经济,存在各种行政性限制,产业调整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界线;三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不畅,区域合作还没有上升到产业融合的高度和层次;四是国有企业比重大,市场化进程缓慢,民营经济薄弱;五是产业配套能力差,如北京电子产业规模大,但配套基地大都选在广东,因周边的配套能力远不如广东。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三地应当解放思想,互相配合,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顾全大局。如若只担心是否有损自己的利益,一体化难免会陷入某种僵局。同时应当明确,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来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和规章制度,然后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时报: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张占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市场和政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更加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特别是产业布局、产业发展。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也包括治理雾霾。而政府应该在发展战略、重大规划、重要标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方面有更大的担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拿北京来说,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不符合定位的企业应适当地向周边城市转移。而“增量”部分需加大控制力度,向周围布局。这个过程很复杂,应当采取合适的市场办法加适当的行政办法来解决。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有哪些?
张占斌:首先需要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这个规划应当体现出国家全面改革精神,不仅要与国家其他重点规划相衔接,而且也能够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协调。一般来说,中央政府要负责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规划编制,省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城市规划编制。要特别强调,要增强京津冀经济辐射和带动功能。
三地需要设立必要的高规格协调机构,成立一个较高规格的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规划以及京津冀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划等。这有利于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尚未出台,交通和环境治理要先有所作为。应当先把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大气污染治理合作机制建立起来,其他的事情可以认真研究、逐步实施。
具体来说,三地交通设施先行,北京的地铁就可能延伸到河北的一些城镇。另外,以北京为中心,放射性地跟其他节点城市连接起来。打造“一小时都市圈”,京张铁路、京承铁路、京唐铁路、京石客运专线高铁的建设都会加速北京与河北的联系。据此,我认为应抓紧修好“断头路”。同时,还应认真研究京津冀地区航空港、港口、铁路网等综合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这也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方向以及下一步投资方向。此外,三地应当加强协调,联手治理大气污染,出重拳,以向贫困宣战的决心来治理雾霾,相信会有一个很大的好转,未来还北京一片蓝天是可以期待的。另外,由于产业和人口重新进行了调整和配置,将有助于老百姓就近就业,或者低门槛就业、低门槛创业,有助于服务业和新的产业发展。
如果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得好,通过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功能重组,加强交通、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互通互联,可以适当地分流一些产业、机构和人口,有助于减轻交通拥堵和房价居高不下、雾霾等社会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河北产业基础相对较薄弱,你认为,河北在一体化中,应当如何提升自身条件,做实产业基础,以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
张占斌:河北无疑将在整个京津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由于三地合作并不好,加之京津自身发展吸收了许多河北的资源,导致河北长期处于“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状态。但京津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开始往外扩散,因此会逐渐变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京津的发展会带动张家口、承德等地旅游业发展。此外,将来京津很多重要的仓储、物流都可以在河北一带布局。
但是,京津产业扩散过程中,河北首先应该完善自身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条件,区域发展规划和政府服务意识都要跟上,要让外界看到河北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够与北京、天津之间互通互联。如果基础设施做得不好,电、水等都不通,服务也跟不上,京津的企业也不一定会去。
此外,河北要想更好地吸收京津产业外溢,借力发展,必须打好自身产业基础,并且主动与京津之间进行企业、产业的对接。河北本身存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目前按照中央精神,河北正加快压缩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将过剩产能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或者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的一些国家。此外,一些产业需要就地改造升级。从这三方面下功夫,打好产业基础,对承接京津产业有很大好处。
近期,网传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对此并无官方说法。我认为,保定未来在京津冀之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型城市,但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取决于将来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中其城市功能定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保定自身能否把握机遇发展自己。聽(记者聽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