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将面临自身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伦理等众多挑战
就像10年或20年前根本想不到互联网对今天的改变如此之大,现在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只能是猜想。
近看,未来互联网有三大因素的能量还未释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远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更不可知的,是在互联网自身发展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技术领域和文化层面将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如何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向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加安全发展,人工智能突破带来惊喜
短短几年内,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超过5亿,而且高流量手机应用迅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分析,2013年,手机端视频、音乐等对流量要求较大的服务增长迅速,其中手机视频跃升至移动互联网第五大应用。手机上网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模式,也给无线移动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带来考验。
目前,4G移动网络开始商用,但4G真正应用还未大范围铺开,4G网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还未受检验。但对来势凶猛的移动互联网,业界已经未雨绸缪,将眼光投向5G技术。据估计,比4G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5G,有望在6年以后也就是2020年投入商用。
不过,在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的同时,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比如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而当前比较紧迫的,是整个由于IP地址的耗尽,必须尽快迁徙到“更大、更快、更方便、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
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介绍说,目前这一代互联网是建立在IPv4版本技术协议的基础上,因而IP地址是有限的。全世界约45亿个地址已近枯竭,限制了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展壮大。而下一代互联网用的是IPv6版本协议,IP地址数量将从2的32次方增加到2的128次方,其数量之多可以形容为地球上每一颗沙子都能拥有一个IP地址。
目前,有的国家即将把网络迁徙到IPv6互联网,有的则已排上日程表。“这种迁徙对网民来说是不可见的,不会影响上网体验,是互联网底层的变化。”吴建平说,下一代互联网将会支撑更加丰富、灿烂的应用。
此外,对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来说,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带来令人惊喜的变化。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研发能够在互联网帮助下另辟蹊径,让计算机在互联网的数据海洋中模拟、学习人类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从而不断优化机器自身的“智慧”。目前,百度人工智能项目“百度大脑”已具备2、3岁婴儿的智力水平。谷歌、微软、脸谱网都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趋势研究重点。
专家认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将因为智能化而获得巨大提升,无论是在线还是线下生活,都将因为这些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务而受益。
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呼唤“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今年4月,微软在中国停止了对Windows XP的官方支持,引起轩然大波,进而引发了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忧虑。而去年的“棱镜门”事件,也再次敲响了网络信息安全的警钟。信息安全被各国纷纷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产品的国产化趋势备受关注。
安全专家认为,XP退役后留下的安全真空,凸显了自主安全软件和自主基础性软件的缺失,也反映出相关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
如果说操作系统因为历史和市场的原因,一时间要赶上还十分困难,但在目前新兴的、对互联网应用具基础支撑作用的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人们担心会重蹈被国外产品占领市场、制定标准并取得话语权的覆辙。这种基础性的技术和资源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容易导致网络安全不可控。另外,正因为云计算的地位日益突出,自身的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去年5月,微软公有云平台及服务在中国正式落地,向用户提供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等服务。而亚马逊、IBM等跨国巨头,也计划进入中国或已经开展部分的云服务业务。在国内,目前为数不多如阿里巴巴有类似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也在今年5月启用其全球第四个部署数据中心——香港数据中心,正式进军全球云计算市场,与亚马逊、微软等展开正面竞争。但相比较,国内自主的云计算服务仍不成熟,或是处于产业链下端,属于服务器等配套服务。
阿里巴巴副总裁菲青认为,目前存在国外企业在云计算领域再度掌握话语权的可能。就像之前传统的信息技术标准被外国厂商定义,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开发。云计算是一个新的事物,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出台符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标准。
安全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成为网络大国,在全球互联网发展进一步融合的潮流下,网络安全地位日益突出,也被认为与信息化一起组成“一体之双翼、驱动之双轮”。没有网络安全,网络大国无法走向网络强国,而建设网络强国,确实“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
互联网仍将秉承开放、创新的基因,技术发展带来伦理挑战
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仍是开放和创新,这也是互联网的最大特征。
“我感受最深的,是造就互联网奇迹的两大基因,第一是互联网的技术开放性。第二个是蕴含接纳、包容、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互联网精神。”中国互联网协会首任理事长胡启恒院士说,就互联网精神来说,与其他新技术不同,互联网接纳所有用户在这上面的创新,也使自己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作为划时代的创新,互联网在前20年已深刻影响和改变社会,包括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和互联网文化伦理的相关问题。
现在,通过手机、各种穿戴式智能设备,人们能随时随地保持与互联网不间断联系。又比如大数据的发展,如果未来90%的行为可以被预测,将会产生超出想象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机遇。但同时,随着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大数据的运用等,这些问题将更加层出不穷和难以应付,互联网伦理的边界一再受到挑战。
简单的输入法能够记录用户敲键记录,在更新词库提高输入效率的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可能会泄露用户名等隐私。地理位置定位服务随时都能让用户暴露他所在的位置,乃至行为习惯。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网民群体的购物习惯、搜索偏好乃至聊天记录进行收集、分析,从而预测未来活动和趋势。
互联网人士认为,这种对用户群体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际上也走在隐私保护的边缘地带。个人用户对自己的数据被利用完全不知情也没有被告知,而由此产生的许多商业化报告或结论,如果用于赢利,也和这些“内容制造者”毫无关系。
更让人担心的是,大数据在最广泛的层面提供了研究人的行为及互动的新机会,但也让相关决策更依赖于机器和数据,从而改变思考的方式。
当前,对大数据的反思逐渐增多,比如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提出“大数据的傲慢”:谷歌利用大数据来预测流感的分布和趋势,并不像第一次那样准确,原因是大数据的收集方式并非像收集传统“小数据”的方式那样仔细。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最近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数据现在仍然不多,传统产业在数据上仍然没有优势,互联网公司目前在数据上也没有优势。
李彦宏说,即使是百度每天几十亿人次搜索的这些数据,现在做的事情大多数是宏观的预测:比如预测端午节哪个景点人比较多,高速公路上哪里要堵车,都属于统计型的结果。但真正个性化的预测,比如怎么能够知道一个人在走进餐馆时会点什么菜,一个人5年后的健康状态怎么样,等等,实现这种预测结果的相关数据积累其实还远远不够。(记者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