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对中美关系应该做点什么?如果主权国家之间有太多争议、困难、敏感的问题,关系没有很好的改善,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第一个方案,就是文化。有不同政治理念的国家,能在文化领域内找到共同点。这不是把美国文化带到中国,或者把中国文化带到美国去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开发出另一种更有效的模式,把不同的文化整合在一起。而且这种整合非常健康,非常有意思。比如艺术家蔡国强是泉州人,在中国长大,住在纽约,很现代、很西方、很美国,同时又是非常经典的中国文化代表。(美国亚洲协会中国中心主任夏伟)
相对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表现为精神力量的实力。中美两国在软实力认识上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我们中国人用的软实力概念和美国有一定区别,不只是将其作为外交战略,指向更为宽泛,包括对内凝聚力、向心力、组织力、动员力,等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第一个要素就是平等,第二要有战略远见,中美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不应当是零和游戏,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
如何维护亚太地区继续和平稳定?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些调整。比如不是因为中国和美国有冲突就拉着美国结盟,而是起到桥梁和润滑剂的作用。选择加强文化软实力交流和互动发展中外友好关系是非常合适的。我们在互信机制的构建方面应该多花一点力气,在软实力和文化外交方面多做一点事情,促进各方面对话,从合作当中受益,同时可以建立互信,消除猜疑。
冲突往往是来自沟通不畅或误会,我们可以通过友好的对话,而不是通过实力碰撞来解决很多问题。所有国家的存在都应该受到尊重,都应该和平共处,来共同创建美好的未来。(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萨斯特罗汉多约)
“守正创新”,是我对“君子之道”的基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近两百年来是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之一,敢于鞭打自己的灵魂。
中国哲学的本质可用两句话来概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孔子提出来的人类终极社会的一种理想,也是君子最高的标准。我们要守正,才能很好地传承。所谓传承,不是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化的概括,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扬弃。如果你不创新,不可能使传统文化有所发展,就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当人类文明可以互信交融,可以互相补充,就会造成一种和而不同的局面。(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主席、著名剧作家、文学家 苏叔阳)
创新,我们其实可以放手地去学,学得再多,也不会变成外国。尽管生产方式有一个趋同的倾向,但文化依然会是多样性的。因为文化有惰性,你全部学,学过来你已经变成一个折中的东西了。
我们最大的传统,就是五千年的传统。无论你的制度怎么被摧毁,儒家怎么被解体,积淀下的文化因子都会变成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二个传统是现代国家的传统。第三就是1949年以后建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统。中国道路肯定会在这几个传统结合的基础上,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又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权利得到保障、国家富强几者兼顾的模式。(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记者姜泓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