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截至1月28日,在已召开了省级两会的28个省份中,已有26个省份明确下调了2015年GDP增长目标。淡化GDP增速、强调改革创新和改善民生也成为地方两会的"新常态"。
在经济面临下行和转型双重压力、这些年来一直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又难以继续支撑的大背景下,下调GDP增长目标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否则,要么是完成不了,要么就数据掺假,要么再大拆大建。与其套上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紧箍咒",不如放下身段,将GDP增长目标下调。
现在的问题是,下调GDP增长目标似乎已经形成共识,也可能成为今后地方工作转型的一种新思维、新常态。但是,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仅仅淡化GDP增速,可能还远远不够,比下调GDP增长目标更为重要、更为紧迫的,应该是下调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增长目标。
众所周知,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到现在,财政收入连续二十多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即便2009年和2013年的税收增长速度跌破了两位数,也没有影响财政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其他方面的收入弥补了税收收入的不足。正因为如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如果加上各种预算外收入和不规范收入,纳税人的负担率也会更高。
2014年,虽然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可能会在分税制以后首次跌破两位数,但是,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仍高达103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高于同期GDP增幅1.4个百分点。在企业效益普遍不佳的情况下,税收收入仍然能够高于GDP一个多百分点,就不能不让人担心,有没有收过头税,有没有寅吃卯粮现象呢?在需要和可能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地方会不会为了需要而盲目制定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增长目标,形成逆向调节、逆向改变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呢?
事实也是如此,在经济结构不太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也比较落后、制造业以低端制造为主、企业效益普遍一般的情况下,财政收入持续二十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则达到GDP两倍,确实是不太正常的。如果说分税制改革的初期,还存在各种欠税、各种藏富于民的现象的话,后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也陷入了政绩的泥潭,形成了只能上不能下、只能高不能低的格局。最终结果,不仅造成居民收入增长乏力,增长质量不高,更带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更重要的,日益加重的负担,让多数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陷入难以正常运转的状态,资本不得不大量撤离实体产业。切不要以为资本撤离实体产业都是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影响,实体产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负担过于沉重,也是资本撤离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显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也是造成实体产业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过于强调政府利益、过度占有企业和居民利益的现象,已经让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恶化。特别是税企关系,更是进入历史最差时期。如果再不对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税增长目标进行调整,像淡化GDP增速一样淡化财政收入增速,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比GDP情结过浓更为严重。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财政收入不保持一定增幅,政府运转将出现困难。我们不禁要问,财政收入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了,政府运转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新增财力都用到了哪里呢?显然,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实际上,在财力的分配和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财力增长越快,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效率就会越低,社会的公平性也越差。因为,公共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必须建立在有效监督的基础之上,必须提高透明度和公开性。而这方面,恰恰是财政资金管理最薄弱的地方。
眼下,正是经济最困难、企业运行最艰难的时刻,何谓共度时艰,说到底,就是不能只让企业和员工共度时艰,而应当由政府带头共度时艰,带头过紧日子,带头节约各种开支。那么,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就应当有节制、有限度、有约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增长。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具备继续高速增长的条件,也不能再继续高速增长。放水养鱼才是最急需的,而不是竭泽而渔。各地在下调GDP增长目标的同时,必须下调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增长目标,最好能够低于GDP增幅。切不要再发生收过头税、寅吃卯粮、逼企业贷款交税这样的现象。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