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发布了《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今明两年将推进文化与产业的整合,打造"文化导向型城市",重点推进46个重点项目、11个文化园和6个特色文旅商业街区建设,争取到2016年佛山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成为佛山的支柱性产业。
和很多人一样,笔者对于振兴佛山本土文化举双手赞成,不仅因为这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因为文化产业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有望成为推动佛山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在佛山身上拥有着众多文化标签,武术之乡、粤剧之乡、厨师之乡、千年陶都、岭南文化的发源地,随便一项都足以让佛山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佛山的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弘扬,在波澜壮阔的经济浪潮中偏居一隅。
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佛山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大市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提到佛山首先想到的是连片的工业厂房和冰冷的流水线,笔者一名同事有一次坐火车回佛山,旁边的一名乘客知道他要到佛山后,第一句就问他是哪个工厂的。
类似的尴尬还有很多,在很多人印象中佛山有着两张面孔,一张是通过大量影视作品了解到的浪漫主义佛山,另一张是通过佛山制造传播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现实佛山,这两张面孔让佛山的城市形象变得复杂而模糊。
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更多是软实力的竞争,城市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此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在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促进城市现代文明与传统特色文化交织共融、协调发展。"而在今年的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15年佛山将启动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建设岭南风韵突出、城市形象鲜明的文化导向型城市。"
《行动计划》通过探索文化与产业的融合,把佛山的两张面孔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本届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明确的认识。
那么佛山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更好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嫁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否则文化就只能成为遗产,而不能成为活水。
事实上,佛山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一直很重视,目前佛山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项目3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位、省级传承人 37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9个,文化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这些文化资源更多是居于庙堂之上,与寻常老百姓的生活距离甚远,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佛山要打造成为"文化导向型城市",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文化的活化。在本月进行的佛山市"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雅俗共赏,她以陶艺为例,石湾作为千年陶都诞生了多位国家级陶艺大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把石湾打造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但除了陶艺大师在更高层面进行文化传承外,更需要把陶文化请下神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同样需要活化的还有佛山的粤剧文化,作为粤剧之乡,佛山的粤剧文化拥有良好的基础,游走在老城区的街头巷尾,从老旧的楼房里常常传出悠扬的乐韵,这成为很多佛山人的集体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粤剧被贴上了"老年文化"的标贴,年轻人参与和学习的很少,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很多"私伙局"常常是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
一种文化是否具备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能否吸引到年轻一代的参与,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政府要弘扬本土文化,除了推进文化重点项目的硬件建设外,更应该思考如何鼓励文化创新,通过现代元素的包装,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让古老变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