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节日,人们行走在明媚的春光里,却携带一份凝重的心思。这一天,人们暂时抛却红尘中的一地鸡毛,把心情投向往昔的遥远时光,回味先人们曾经的音容笑貌、善德惠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清明的祭奠表面是对先人的告慰,其实质却是对我们自身承传记忆的确认,是我们自身道德积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这样的纪念对当下的人们来说总是显得太匆匆。时代在高铁的车轮上滚滚向前,似乎一切都留不下,一切都来不及。慎终追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代表着一个庞大的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体系,它综合运用制度安排、礼仪文化,在生命逝去的时间节点前后,构建起一座守护道德的殿堂,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秘密之一。但是,如今这一切都被压缩到了短短的时空范围内:慎终,在流动加剧的时代,很多时候只是病床前匆匆赶回的身影,和"握不住一滴眼泪"的痛苦;追远,可能只剩下清明节鈥斺�敶禾炖锏囊桓鏊布洹H嗣谴掖依戳擞秩ィ纯床坏奖居裰氐纳涞们岜⑵觯居Ω咚实牡赖碌钐萌战シ缁馐且槐饰薹ㄓ�"大数据"进行统计的损失。
传统是有生命力的。面对慎终追远的传统,复古固然不可取,虚无则更可悲。对普通的家庭来说,对慎终追远传统的淡漠,可能带来的是生命哲学与死亡教育的缺失,当人们有一天面对生命与死亡的"天问"时将会手足无措,甚至丧失最后的尊严;对一个国家来说,慎终追远传统弱化带来的后果就更为严重,它不仅造成国家与民族一部分共同记忆的遗失,更导致道德信仰共同体基础的松动。比如,在一些地方,烈士陵园等公共纪念场所被遗忘、荒废、甚至被商业化改造,不但纪念活动阙如,实体也将不存。这样的现象,其背后正是道德、信仰缺失的冰山一角。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应该讲,上述问题正在引起国家的重视。近年来,国家连续创设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着眼于从制度上重建慎终追远的国家传统。显然,这不仅是一种对历史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现实道德引领和价值塑造负责任的表现。当然,在制度保障之外,还要运用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激活更广泛的社会参与,让慎终追远重新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