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因辞去副县长回乡种猕猴桃而成了新闻人物的北大毕业生。这也是一次关于人生价值、理想和选择的对话。
记者: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辞职原因吧。这么年轻当上副县长,很多人可能四五十岁也坐不到这个位置。我看到网上有人猜测,辞职或者是干得不好,提拔无望;或者是工作压力太大,无法胜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刘涛:其实我当公务员,干得还算不错的。最近有空的时候,我整理以前的材料,翻出很多之前得的荣誉证书,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还拿过公务员二等功奖章,这个是很难拿的。不能说是因为当不了县长才辞职的,那个记者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
记者:那有没有什么一个契机,或者什么事情触动你做出辞职创业的决定?
刘涛:我有这个想法,至少有大半年了,到县里工作以后,下去多了,跟老百姓接触多了,觉得农民太需要人带领他们创业了。我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对家乡和土地有感情。你去看看就知道,我的家乡环境很美的,但因为没有年轻人,很多土地都在那儿荒着,最多种点玉米,因为省事嘛。我觉得再不回去做这个事,可能就晚了。
记者:这么说你觉得这个决定很自然,也不算多艰难多重大?
刘涛:我觉得还好吧,就是一种职业选择。我跟其他记者说过,我觉得农民是最自由的职业了,而且我有兴趣也有能力去做。
记者:在你们这,考上北大很不容易,这么年轻就当了副县长,辞职搞农业是不是有点可惜,甚至像有人说的有点"浪费资源"?
刘涛:我不觉得是浪费资源,当公务员和做企业,都是一种职业选择,而且我觉得农村更需要回乡创业的人。我搞农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调研的,也能承担这个成本。即便创业失败了,我也不用担心生计,最差还可以找个工作,继续把这个做下去。
刘涛:我能投入的财力确实有限,初期只搞了100亩,目前投入30多万元,而且搞农业风险很大,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我是想通过这100亩的示范,形成带动效应。
记者:当副县长也能通过积极履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啊,而且能帮助更多人,为什么非要辞职自己创业?
刘涛:一个成熟体系内的公务员,很多时候就是个执行者,有一套工作程序,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其实能做的事也很有限。我们县里干部,都有扶贫、驻村的任务,也可以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很多时候改变农村面貌,不能只靠行政力量,还要靠产业、靠市场的力量。发展产业还是需要有人带头,但现在农村最缺的就是人才。城市把精英都"收割"走了,青壮年劳力也被城市收割走了。国家投入在农村建设上再多,也得有人去落实。我老家山上这几年都修了水渠,但没有人用。
刘涛:现在不缺公务员,但农村却非常缺人。一个县副县长有七八个呢,但对我老家的农民来说,能带领他们搞农业致富的,可能只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