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大学收入排行榜作习惯性批评,因为不同的排行榜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参考指标,自然就从侧面给我们评价高校提供了不同的维度,更重要的是,透过更为细化和专业的不同排行榜,能多少看出当下高校在某些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最有钱大学榜"尽管在宏观上展示了中国大学的创收能力,但在微观层面上,却也反映出这些富豪大学真是富得有点畸形。
以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为例,2014年的年度收入为123.6亿元,但25年来获得的校友捐赠收入只有区区13.89亿元。整个"高校富豪榜"上的高校都是如此,校友捐赠给大学所贡献的收入畸低,这与欧美的大学收入来源极为不同。以哈佛大学为例,仅2014年该校就获得校友捐款达11.6亿美元,占到哈佛办学经费的一半以上,原因何在?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多为公立大学,而国外诸如哈佛等知名高校大部分是私立的,这样的对比没有可比性。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教育都是相通的,是为了培养人才、发展个人,尽管公立大学获得财政拨款一般要多,但这并不影响校友捐赠,不是说行政资源配置多了,会回过头来反噬校友捐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校收入中,不仅是校友捐赠的比例低,其具体的额度也是少得惊人,跟国外大学相比的差距还不是一点点。
那么,为何校 友捐赠会 这么少呢?直接逻辑 肯定不是 校友没钱,而是校友不愿 意捐,因为从 别的排 行榜上,我们发 现中国大学造富豪 的能力并不弱。于是问题 就来了,为何中国大学的校友往往不愿意捐赠?我想原因不只是 慈善理念和环境的中西差异,更重要的恐怕是校友的 母校情结, 没有达 到 让他们愿 意 主动捐 赠的地 步。当然,捐款是 否被合理使用,也是 一个重要问题。聽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 培根曾对母校这样下定义: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 却不允许别人骂她一遍的地方。这话放在毕业典礼上,很能激发学生的母校情结,但将其放到平时,中国的大学 为何不好好反省一下,为何学生会"责骂"母 校?恐怕当下不少高 校在教育和管理上 确实存在问题,硬件设施跟不上不说,还人为出台一些"土政策",引发学生反感。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大学是如何发展校 友关系的呢?他们很多的做法,不是继续帮助学生择业、促进其事业的发展,而是等到不少校友功成名就之时找上门来要捐款,校友会硬是变成了捐赠会。学校搞个庆典请校友回母校,还是按 照官位、财力大小排 座位。在此语 境下,我们的大 学真该反思,你们真的 好意思 让校友捐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