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郑州市物价局召开"自来水调价听证会"。根据媒体报道,现场戒备森严,参加听证的全部代表均同意涨价。而郑州市物价局一位副局长在会后接受采访时,更是明确表示"涨价是政府的一项工作职能"。听证会变成听涨会,这样的结局虽已不再新鲜,但政府官员公然为涨价"背书",雷人言论流露出的权力任性与傲慢,则必须警惕。
有关信息显示,郑州市现行水价是2005年4月制定的,供水价格10年未作调整,成本与价格倒挂之下,企业长期亏损运营。随着南水北调源水入郑,配套水厂与设施建设的投入,制水成本还将增加。再考虑到国家推行阶梯水价的改革方向,此番郑州市启动调价听证或有必要,如果只参照这些因素来看,最终的水价上涨似乎也有一定合理性。
然而有关公共品的价格调整,事涉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如何从合理过渡到合法,严格执行听证制度是重要而关键的一环。具体到此间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则包括对听证活动的依法组织、对价格调整的监督检查、对听证代表资格的审核、对投票环节的严格把关,以及相关信息及时透明的发布等。由此观之,把涨价作为政府职能的说法明显有违常识。
原本应"一碗水端平"、努力求取广大市民与供水企业利益"最大公约数"的政府部门,面对"戒备森严的听证现场"、"百分之百的涨价同意率"等公众质疑没能提供合理解释,本身就难逃"屁股坐歪了板凳"的嫌疑。而在镜头前的物价官员,以涨价作为政府职能的雷人表述,更给人留下理直气壮为企业利益"保驾护航"的联想空间,注定引发公众更大的反感与焦虑。
将视线从此番郑州市的水价调整移开,梳理近年来各地有关价格听证的报道可见,"逢听必涨"几乎已经成了常态。实事求是地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公共品的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调价之所以屡屡引发民意反弹和吐槽,除了有对"从自己腰包掏钱"的不满的情绪化表达,更多的还是对听证会变听涨会,听证程序走过场、权力运行不规范的质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依法行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成共识。以此标尺衡量,类似"把涨价当政府职能"的奇葩言论,既凸显出有关领导干部在思维认识上的错位,也暴露了一些基层部门长期任性而为的惯性,当引以为戒。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