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所喜好。没有兴趣爱好的人生,必定苍白无味。古人云:"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志趣高尚、健康积极的兴趣喜好,不仅可以助人品悟进退、明德修身,还能陶冶身心、增智怡情,有效提升个体的愉悦感与幸福感。但另一方面,喜好也可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辨别、纵情沉溺,盲目"陶陶然乐在其中",则可能误入歧途、走向极端,甚至因之恣意妄为、吞下苦果。
即便是正常喜好,如果缺乏节制,也可能演化为自身的"软肋""死穴"。老舍在小说《恋》中,刻画了一位"庄亦雅"先生。这位先生喜好收藏名家字画,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乎偏执痴狂。日本人占领济南后邀其出任教育局长,他起初不太情愿,但当游说者以没收字画相威胁、以赠送玩物为诱饵时,他竟最终答应了。足可谓"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面"。可见,如果一味沉溺于喜好,被其牵着鼻子走,最终只能失去理智、丢掉操守,得不偿失。
清人汪辉祖在《学治续说》中慨叹:"近利以利来,近色以色至,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阴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个人喜好则往往成为被围猎的一个"主攻方向",被攻陷的一个"关键命门"。很多落马者,最初都是被人从其喜好入手而攻破的,由此一步步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一些投机钻营者"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擅于从领导的喜好中"找突破",甚或帮助领导"培养喜好",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正因此,对领导干部而言,一己之喜好看似小事,却很容易被身边"有心人"惦记、利用,万万不可小觑。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喜好是一面镜子,正所谓小节见大义,喜好彰品行。譬如,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喜好萌宠,竟然专门安排保姆照看宠物;当家里养的一只乌龟死后,他居然还手抄经文为其超度。有如此喜好沉迷者,很难大节不亏,反之亦然。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过于恋物,为外物所累,只会劳神伤情,积郁难消。在这个意义上讲,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方能不断接近生活的本真意义,抵达更纯粹的人生境界。
健康的喜好,往往会让我们摆脱羁绊、远离低俗,承载高尚的精神旨趣。陈毅元帅爱好古典诗词,一生创作作品数百首,其高洁的志趣与浪漫的情怀感染了无数人。粟裕将军酷爱收藏地图,他对战场的熟悉程度令侦察员自叹弗如,因此成就了一个个用兵传奇。今天,处身复杂的社会环境,重温"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意涵,领导干部尤需对个人喜好葆有一份清醒与自觉,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赏玩喜爱之事物,固然能带来快乐,但真正的幸福感,永远源自内心深处的安宁。存续一份有益的喜好,在喧嚣浮躁中筑造雅趣的人生,我们才能避免本末倒置、心为物役,做心灵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