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聽 近日,中山大学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被译成"双鸭山大学"一事成为流行的网络段子。始作俑者随后解释这只是一个玩笑,已经在小圈子内流传了5年。有网友还制作了"双鸭山大学"的"校徽"和"招生帖"《欢迎学弟学妹报考双鸭山大学》,甚至还设计了"双鸭山大学"的文化衫。这还不算完,中山大学校徽的原作者姚友毅副教授也通过"中山大学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给出了自己设计的两套"双鸭山大学校徽"。
聽聽聽 至此,"双鸭山大学"和翻译的正确与否彻底没了关系,彻底幻化为一种娱乐精神的象征。如果这时候,有人一本正经地搬出孙中山的译法、中山大学命名的由来等资料,想要和大家谈谈翻译的严谨性,你猜网友们会如何回应?"认真你就输了!"
聽聽聽 博尔赫斯曾经给读者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皇帝想让人绘制一张绝对精确的帝国地图,结果这个庞大的帝国破产了。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试图精确把握事物、语词的意义,但这和绘制绝对精确的帝国地图一样,注定会失败。比方说,"自由""公平"等概念,到底代表什么?把当代所有哲学家召集起来,争论个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聽聽聽 差不多40年前,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指出,能给出精确概念的"宏大叙事"已不再拥有正当性,世界进入了可以展开自由多样"语言游戏"的后现代阶段。"双鸭山大学",正是语言游戏创造出的产品。
聽聽聽 在后现代语境里,一切严肃话题都可以被解构。"双鸭山大学"走红后,中山大学校徽的原作者非但不反对,反而趁势加入网络狂欢,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个不需要中心意义的时代。人人都有对"中山大学"这个名称作出独特阐释的自由,想要维护它的某种正统性,无疑是白费力气。
聽聽聽 很多事物都在被解构。《人民的名义》中不苟言笑的达康书记,在年轻网友们乐此不疲的解构中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他各类"萌萌哒"表情包。很难说这是不是好事。达康书记的人气直冲云霄,"双鸭山大学"也拉近了名校与普通网友间的距离。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史上最佳的招生广告。如今,就算是在网上回个帖,最讨巧的方法也是"抖机灵"、讲段子。
聽聽聽 可是意义的散失,终究是无法挽回了。孩子本该是可爱的,但现在统一成了"熊孩子";老人本该是受人尊敬的,如今已被归类为"坏人变老了";讲道德是无可厚非的,可一不小心就会被指责为虚伪的"正义路人";父母之爱总该没得说了吧!可你知道"父母皆祸害"吗?最后,混沌不清的价值观可能将弥漫在整个社会,好像一切都是对的,一切又都是错的。
聽聽聽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解构带来的狂欢中,谁还会关心中心意义呢?从前,"常凯申"提醒我们要用十二分慎重的态度对待译名,而"双鸭山大学"带给我们的只有欢乐和段子。我们无法用简单粗暴的对与错来判断这场狂欢,但至少应该保持一丝冷静。
聽聽聽 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已发现一味去中心化的潜在危害。如果一切都可以被解构,还能让我们相信什么呢?从"常凯申"到"双鸭山大学",证明了社会的多元、思想的活跃,也提醒着我们,沉浸于娱乐精神,将有自我迷失的危险。(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