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足疗店的服务不满,海归男子高某先是将足疗店砸的一片狼藉,面对前来调查的民警,又借着酒劲在街头高速逆行、漂移。遭到7辆警车围堵时,竟然撞毁收费杆后逃跑。事情至此并未结束,第二天、第三天,高某又报复性地暗中打碎足疗店玻璃,然后躲在了昌平的朋友家中。(7月10日中新网)
如果不知道是源于新闻报道,本案故事情节完全就是扣人心悬跌宕起伏的警匪片。"影片"中的暴徒可谓劣迹斑斑,恶行令人目不暇接,一时难以枚举。然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情梗还在后面:这个暴徒,竟然有着令人称羡的海归硕士学历。这一反差,使得"富二代""留学""海归"等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客观地讲,真不能怪公众故意拿"海归"身份说事,更不能将人们的吐槽和议论,简单归咎于"仇富"心理。透过嫌疑人的肆无忌惮、胆大妄为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完全无视国家法律、毫无公共秩序观念更遑论教养修为的特殊个体。于是不禁有人疑惑,美国法律不是更严格吗?公民素养不是更高吗?怎么培养出了这样的人来?症结正在这里!从某种程度上讲,嫌疑人所有恶行的根源,恰恰就是其"海归"的经历。
不能否认,"出国镀金"的教育理念仍在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很多人。实际生活中真正有能力将子女送出国门的,基本属于经济富裕阶层。而这部分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努力赚钱忙于打拼的同时,忽略了对子女成长的陪伴和家庭教育。为弥补这种缺憾,在他们看来,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出国留学。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天然就是成就人才的摇篮。只要出国留学、接受国外教育和社会环境教化,就能树大自然直。最后不仅能学到知识、拿到文凭,更可以荣归故里、前程似锦,成为成功人士。
事实果然是这样吗?可以想象,对于生理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没有了亲人陪伴,一个人远在地广人稀的异国他乡。来自语言上的、文化上的、政治制度上的障碍无疑都会令他们的留学生活倍感压力,产生挫折感。由国内长辈宠溺包揽一切的金枝玉叶,到直面挫折凡事独挡一面的生活强者,怕是很少有人能完成这个华丽的蜕变。更有可能的情况是,面对压力,通过酗酒、吸毒、放纵等消极途径发泄转移。于是,有关留学生的种种负面报道和非正常遭遇的悲剧时时被爆料就不足为奇。
但与此同时,他们却错过了了解中国社会、完成国内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缺少了对国内社会发展、人文环境的了解。当知识、思想、观念都与本土格格不入时,海归就容易演变为海待,甚至如本案中演变成土匪。即便海归创业,现状也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尽管国家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海归创业成功率仍然不高。这与他们不了解国情和人文环境,团队管理不善不无关系。
可见,留学不是成功捷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不管教育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要想学有所成,关键还是要付出心血和努力,苦练内功,提升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