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素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其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促淤造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湿地上也栖居着许多的动物,生长着许多植物,保护湿地,对于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也大有裨益。
然而,现实中,湿地等自然资源时常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石柱县西沱镇毁掉5000亩湿地为经济发展供给土地资源,招来3家企业,这显然是一种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错误发展观,背后暴露的是一些地方政绩观的跑偏。
基层招商引资较难,发展经济压力比较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级政府,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活跃市场、提供就业,这是天然职能,责无旁贷。但以毁掉5000亩湿地的代价来来为工厂建设让路,显然有些得不偿失,是一种重眼前不重长远、重开发不重保护的错误发展理念,也容易埋下诸多隐患。
众所周知,自然环境的修复是很难的。一个地方的生态欠账太多,可能让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长此以往,更容易丧失先机,加剧"马太效应"。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正是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因此付出了惨痛的教训。
经济数据的耀眼是一种直观的政绩,保护生态、保障民生也是一种实打实的政绩。前者可以称之为"显功",是可以看见的、立竿见影的;后者可以称之为"潜功",是隐形的、长远的。只有显功与潜功齐头并进、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才能既保护了绿水青山,也必然会迎来金山银山,更能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些年,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这样的发展路径,也为许多地方的转型升级发展供给了思路和动力。但石柱县这则案例的出现同时也表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面临的堵点与痛点还很多。既需正面引导,也需反面警示,对明显侵害资源环境的要限期恢复,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要大力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生态保护纳入政绩考评考核体系,既要树立发展经济出政绩的鲜明导向,也要大力倡导保护生态出政绩的正向指引,进而倒逼发展方式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