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非常时期协助城市管理实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2月2日,位于北京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清河火车站,落地应用了百度AI多人体温快速检测解决方案,能在1分钟内让逾200人同时通过单通道并实现体温检测。旷视AI测温系统也已经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试点应用,通过优化解决方案,即便往来者带着口罩帽子,也能实现快速筛查,识别误差在0.3℃以内,支持大于3米的非接触远距离测温,系统的智能疑似高热报警带宽可达到1秒15人,且一套系统可以部署16个通道,基本保证一个地铁口管控。一线工作人员数量减少,被感染的风险也随之降低。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医疗资源高度紧张、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例如核酸试剂盒已处于"紧平衡"状态,大量轻症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症状,需要影像学诊断补位。1月28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指导依图医疗开发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正式上线。系统基于CT医学影像,通过从新冠肺炎患者CT片中提取定量参数,可对其肺炎严重程度进行自动量化评估。医生对一个病例进行常规手动量化评估需要5至6个小时,利用AI系统只需要几分钟。
云计算的算力支持对于病毒基因测序、疫苗研发等必不可少。1月29日,阿里云宣布疫情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成功分离病毒,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仍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新药和疫苗研发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工作。云服务可以提供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
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票务平台,12306拥有海量的旅客出行数据,疫情发生后,12306快速启动应急机制,利用实名制售票大数据优势,配合地方政府及各级防控机构,提供确诊病人车上密切接触者信息。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所长朱建生介绍:"列车上如出现确诊或疑似旅客,我们会调取旅客的相关信息,包括车次、车厢及近一段时期乘坐的车次,以及同乘、同购、同行旅客的信息,比如席位前后3排的人员,与其同一订单购票的人员,我们会进行信息分析提取,然后提供给相关防疫部门进行后续处理。"据悉,目前已累计提供200余批次的信息。
相比17年前的SARS,互联网尤其是大数据的作用在本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最新疫情动态信息、各路专家解疑答惑、社交媒体上的患者求助和认证、多平台防疫科普直播,以及普通人的守望相助,大数据的身影无处不在。募集物资、对接需求、讲述自己的经历,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能离得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