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各地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职责任务,由招委会统筹协调高考相关事宜,确立高考考试期间各成员单位和招生考试机构疫情防控的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障考试公平和考场秩序。
确保考试安全,人技联防。各地在试卷运送、保管和交接等考试工作环节实施一岗多控、人技联防,实现试卷运转环节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无缝链接,确保试题试卷安全。
陆续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等5个专项行动。
进一步加强考点入场管理,积极采取人脸识别等手段,防止高科技作弊工具进入考场;采取多证核对、人机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同时,严格遴选考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务规定,及时发现和处置考场舞弊行为。
加强考试防疫,生命至上。各地提前14天对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各考点均按要求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设置备用隔离考场,并对全体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了全覆盖的防疫教育和培训。
对进入考点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37.3℃以下方可进入。同时,考点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并对考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完成后明确张贴标识。考中出现发热、咳嗽考生,将按照既定程序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
考后,各考点将有序组织考生离场,做到错时错峰、保持间距、避免拥挤;考务人员按要求有序交接试卷、答卷、草稿纸等考试材料;每天考试结束后,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开展培训演练,应知尽知。各地会同卫健部门、疾控机构依法、科学、精准、因地制定高考防疫组考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制定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评估制度,考前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确保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强化宣传引导,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传播优势,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招生政策、制度规定、考试流程等资讯。大力宣传《刑法》《教育法》《两高司法解释》,对考生开展诚信应考和违规警示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考生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掌握防疫措施。考前进行心理疏解和辅导,缓解考生压力、焦虑、焦躁。加强交通出行、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等综合保障,提供人性化服务。
坚持"阳光招生",违规查处。严格执行《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高校考试招生管理工作八项基本要求》,落实高校招生"六不准"、"十严禁"、"30个不得"等招生工作禁令,加强信息"十公开",实现体制内和社会公众"双重监督",确保招生过程严格规范。
加大对违规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认真开展新生入学复查,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骗取加分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的新生,坚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严肃处理;报到入学的取消其学籍,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同时配合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一查到底,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