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服务"一老一小",是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的重点工作。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已经采取行动,推动社区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了《"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探索"家医巡诊"工作试点,由全科医生、药师、社区护士等组成的医护人员,开展连续巡诊上门服务,破解社区养老慢病管理就近就医、就近取药"最后一公里"难题。甘肃兰州市完善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家门口提供文化娱乐、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一些地方还出台政策,明确新建城镇住宅小区应按一定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场地。
上海市读者张清华认为,办好社区养老托育服务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应通过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性服务,努力降低成本,让老百姓负担得起。"上海鼓励各区政府、街镇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开设公益普惠托育点,值得点赞。"张清华说。
养老托育人才队伍培养也很重要。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研究员段忠贤认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供给能力、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养老托育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性从业人员紧缺。浙江温州市读者朱安扬说:"老年人和婴幼儿身体素质偏弱,需要耐心细致的照顾,应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完善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监管护航不可或缺。四川内江市读者李晓明建议,相关部门应完善养老托育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落实好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监管责任,确保养老托育机构依法依规,安全可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6日 07 版)
文章原标题:办好养老托育服务"一老一小"(金台视线路把社区工作做到家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