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事关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各行业体力型工人需求减少,技能型工人需求增多。"制造业的用工需求也在加速转型,从大量招用生产线普工转向了择优招用熟练技工。"马良佐说,时代在变化,过去的农民工,提上瓦刀端着刨子,就能把钱挣。现在产业升级、需求变化,要求农民工加快向技能型、知识型转型。于是,东乡县编紧织密培训体系,为农民工开拓成就梦想的道路。
中式烹饪的实操课堂热火朝天,炒、爆、煎、炸、炝鈥︹�Ψ呱缀螅坏赖郎阄毒闳牟似繁话谏狭瞬妥溃桓龈鑫蠢吹某ο麓蠊Ψ颉⒖嗔芳家铡�"我们组织开展了汽车驾驶、中式烹饪、美容美发、电焊等12个工种的技能培训。"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汪丽媛说,而且,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全免!
"免费学手艺,过去哪有这好事,想都不敢想!"马维祥说,春节回乡得知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厨师班。通过培训,马维祥熟练掌握了拉面技术,也学会了葱爆羊肉、大盘鸡等多种菜品。"我的梦想是开家餐馆,以后自己当老板。"马维祥说,这下能凭手艺吃饭、靠技能致富了!党和政府送的这个技能培训"大礼包",让他心里"热乎得很"!
"技能是立身之本,一技傍身,找工作的底气就足了。"马良佐说,为了让更多农民工增长技能、更好就业,为了让一个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都得到提升,近年来,东乡县主动对接人力资源市场,了解企业和农民工需求,积极做好各类培训,并落实农民工免费培训政策,激发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确保参与培训的质量。
"进城有工作、上岗有技能",通过培训,东乡县农民工正在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技能人才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东乡县完成劳动力培训2.1万人次,其中东乡县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农民工4441人,人均工资涨幅近2000元。
建筑工地历练多年的马雄,前年转行当了外卖小哥。马雄是临夏州广河县城关镇李家河村外出务工人员。"跑得勤快,一天能挣400元哩!"
随着互联网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在临夏州,农民工不断进入现代服务业,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跑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做家政服务鈥︹�ε┟窆さ墓ぷ骼嘈透鞫嘣�"新工作不仅稳定,收入也比之前高。"马雄说,"关键是很有安全感。"这份安全感,不仅来自劳动合同等社会保障,更源于家乡政府的事事关心,"村上会不时了解我们的生活和难处,虽然身在异乡,但就跟在家一样,感觉心里暖乎乎的。"
"我们查阅了相关数据,有的外卖平台的骑手,约1/4来自原来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临夏州人社局局长马义文说,这其中,就有不少来自临夏州各个市县的年轻人。
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转移,农民工发展进入"提升技能、融入城市"的市民化新阶段。
今年2月6日,一架包机从兰州中川机场起飞,稳稳降落在厦门高崎机场。228名临夏州务工人员拖着行李,下飞机后登上专车,在厦门开启新的生活。"点对点"运输、复工专列、返岗专车鈥︹�θツ暌岳矗U吓┟窆に忱獬鼍鸵担傧闹荽虺鲆惶鬃楹先=衲暌患径龋彩渥窍缋投�36万多人,创劳务收入33.63亿元。
"我们既要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务工就业,也要鼓励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马义文说,临夏州给予创业补贴,并提供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仅今年一季度,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亿元,带动就业1700余人。
东乡县布楞沟村的马大五德,在兰州新区搞养殖挣了钱。2015年,他回到家乡布楞沟村创业,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吸纳18户村民入股,"去年出栏了2100只羊,净利润18万元左右,人均分红5000多元。"马大五德说,尽一份心、出一把力,大伙儿劲往一处使,夯实家乡产业的根基,布楞沟的日子就能越来越红火。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农民工也是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临夏州相关负责同志说,"给农民工更多关心关爱,让更多农民工找到更满意的岗位,过上更美满的生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是我们正在干、还要接着干的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5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