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的赔偿,民法通则第119条只规定了一个原则,没有规定计算的办法。最高人民法院贯彻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第146条简要地规定为:“赔偿的生活补助费,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可以参照的另一个依据,是国务院颁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7条第(5)项,即:“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各地在适用民法通则的上友谊赛规定和司法解释的时候,有不同的作法,如:
(1)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掌握的标准是:一般应补足到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残废者有工资收入的,生活补助费的赔偿,可以按照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但工资收入超过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3倍的,按3倍计算。残废者无工资收入或者工资收入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其生活补助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计算。这种办法坚持了司法解释的原则,但在具体计算上,是以工资减少计算数额的,只有在残废者无工资收入或低于当地基本生活费标准时,才按其基本生活费计算。就目前来说,这是一个最利于受害人的办法,是所得丧失说的一个折衷办法。
(2)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掌握的标准的是:赔偿残废受害人的生活补助费,一般不应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给付。凡残废后尚能劳动,每月均有固定收入或实际上已享受“劳保”待遇,以及每月收入虽为固定,但月收入不低于当地生活费标准的,不再判付生活补助费。这种掌握的标准,是最严苛的,是严格地按照生活来源丧失原则确定的方法,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是十分不利的。这种办法,有很多地方予以采用。
从上述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生活补助费赔偿标准来看,在坚持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原则之下,都有一些不同的作法,这说明各地对此掌握得比较灵活。同时,也可以看出,有的掌握得比较严格,有的掌握得比较宽。在这样的情形下,各地司法机关应当看到我国目前实行的生活来源丧失理论的不当之处,在适用生活补助费赔偿标准的时候,应当尽量从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使受害人受到妥善的保护,使侵权行为受到应得的制裁,例如江苏省高级法院所制定的标准那样。
我认为,在确定对丧失劳动能力人赔偿生活补助费的范围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应当是指受害人原居住地,即受害时的居住地,一般指住所,有居所的,也可以指居所。居民基本生活费大体上应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部门的统计结果作为参照,如果一个省级地区经济状况相差较大,则应以地区或市、县作为统计单位。应当注意,基本生活费不是最低生活费,应当是当地居民中等的或者平均的生活费。目前有的掌握的标准,从30元至50元不等,显低太低,不能保证受害人的基本生活。这是不正确的。福建省统计的导民基本生活费为每人每年1440元,每月120元,每天4元,这样的标准作为计算参数,是合适的。如果以伤前收入作为生活补助费计算参数,则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
(2)按照上述标准,是全额时是应“补足”还是“全额赔偿”?
按照江苏省标准,是全额赔偿;按照天津市办法,是补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当然是补足,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7条第(5)项的规定,原则上也是补足,而非一律赔偿居民基本生活费的全部。按照前述所繁荣昌盛丧失和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理论比,现行的生活来源丧失的赔偿办法本身就是过低,再严格强高“补足”,是十分不合适的。我认为,司法解释中“一般就补足不低于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的标准”,应当理解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在实践中,完全可以在这个标准以上确定具体标准。这样一种启示,可以提供给各地司法部门,从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制定更为妥当、更为合理的赔偿标准。